|
手术室潜在风险及相关法律问题循证护理的研讨 |
|
手术室潜在风险及相关法律问题循证护理的研讨
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节奏快、任务重、无规律、压力大、高风险等特点。自2002年4月1日实行举证倒置以来,循证护理(EBN)在手术室工作当中体现尤为重要。循证护理的产生源于循证医学[1],受循证医学思想的影响和启发,循证护理悄然兴起并得以迅速发展[2]。Mulhall等[2]将循证护理定义为: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与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根据循证医学将其进一步理解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其核心思想是在护士中积极倡导和创建一种依据实证来决策的职业文化[3]。
本文仅对手术室潜在风险及相关法律问题循证护理操作提出几点认识,分析研讨如下。
1 重视手术室病人的查对制度 将重视病人安全作为美国手术室协会(ADRN)第51届年会的主题加以强调和探讨,突出显示了病人安全在提高手术室管理工作质量与水平方面的现实性和紧迫性。为了达到“三避免”,即避免错接手术病人;避免手术位置发生错误;避免实施的发生错误的目的,美国医院提出实行“五步确认法”,第一步,确认知情同意书上的病人全名、手术原因、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第二步由主管医生或其他参与手术的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识;第三步,核对手牌,由病人说出自己的全名、出生日期和手术部位等;第四步,再次确认,手术切皮前再次核对病人复述知情同意书内容包括手术部位等;第五步,其他资料确认,由至少两人,再对化验单、X光片等资料进行确认[4]。面对病人时态度和蔼、主动热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用我们的言语和行动取得病人的信赖,减少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
2 重视手术病人的安全防护 高龄、小儿、意识模糊、神志不清、躁动病人实行加床档、上约束带,并寸步不离,巡回护士需要离开时由洗手护士看管好病人,防止以外发生。
3 重视术中灭菌监测资料的保存 包括空气消毒监测资料的保存、高压蒸汽灭菌物品监测资料的保存、化学浸泡灭菌物品监测资料的保存和一次性无菌资料的保存。手术室是以有创操作为的治疗、抢救场所。无菌要求严格,但由于环境开放,污染环节很多,仍有一定的感染发生率,一旦发生手术感染,病人质疑消毒质量时,护士应能提出消毒合格的“证据”。因此,消毒监测资料的保存尤为重要。
4 重视手术物品的清点及记录保存 台上护士提前15min洗手,检查手术所需器械物品是否齐全,与巡回护士清点器械、纱布并把名称、数量逐项准确记录。手术中追加纱布、器械及时记录。手术中有必要交班时,器械护士、巡回护士要共同交接手术进展及该台手术的所用器械、纱布清点情况并由交接班的巡回护士记录在“关前核对栏”并分别签字,关闭术野前再次清点台上台下器械、纱布,确认数量无误,告之医生。若发现器械、纱布数量与术前不符,护士及时要求手术医师共同查找,如手术医师拒绝,护士应在手术护理记录“其他”栏注明,并由医师签字。完整、准确、及时规范的护理记录,在举证倒置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养成及时、规范、客观、完整记录的良好习惯,如医疗器械消毒登记、医疗感染检测记录、落实查对制度的有关记录、知情同意书等,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也是医疗举证的重要证据[5]。
5 重视术中输血的查对制度及资料保存 由于受当前科学技术水平限制,输血尚不能达到“零风险”。因此,护士在为病人输血前,必须查看是否有输血协议书,否则不予输注,术中输血前由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执行“三查八对”无误后方可输注,核对者和执行者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名,并将交叉配血单、输血同意书、输血病人血标本监测结果、血袋标签妥善保存于病例中,以便发生输血纠纷时提供可靠“证据”。
6 重视手术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对于手术标本的收集及部位的名称,件数的记录,巡回护士和送检者与病理科负责手术标本接收者要严格进行查对,交接无误登记后签名,以防丢失和混淆标本。
7 重视手术病人的权益 在护理管理和护理实践中,确有忽视病人权益的现象存在。我国法律规定:生命权、健康权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当病人来到医院就诊时,就享有知情同意权、保密[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管理者的人文素质与领导技巧 下一个医学论文: 马应龙痔疮膏在久治不愈的伤口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