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变质原因及防范措施 |
|
中药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变质原因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 中药饮片 贮藏 变质
众所周知,中药材品质的好坏,除了与药材采集、加工是否得当、合理有密切关系外,贮藏也是确保饮片品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草蒙筌》云:“凡药贮藏宜常提防,倘阴干、曝干、烘干未尽去湿则蛀蚀、霉垢、朽烂,不免为殃。”可见贮藏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品质。中药饮片在贮藏保管过程中,在外在条件及自身性质的相互作用下,容易发生变质。尤其中药大都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油、鞣质等成分,若贮存不当,易出现霉变、走油、虫蛀、变味等现象。因此,研究中药饮片的科学贮藏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减少药材经济损耗具有重要意义。
1 引起中药饮片贮藏过程中变质的因素 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不外内、外两种因素。
1.1 药材自身富含水分、淀粉、糖类、纤维素等特性是导致发霉、虫蛀、变色、遭鼠害的重要影响因素。含油药材在温度、湿度较高时出现发软、发粘变色的变质现象,含盐分较多的药材易潮解。所以中药饮片在贮藏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性质分类存放,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1.2 药材变质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空气、光线、微生物和昆虫。其中温度对中药饮片贮藏影响最大,温度在20℃~35℃易引起霉菌的繁殖生长,10℃以下霉菌发育就延缓,0℃ 就停止发育,55℃~60℃霉菌就会死亡。药材在常温(15℃~20℃)下成分基本稳定,利于贮存,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饮片质量发生变化。温度升高,会导致药材中水分蒸发失去润泽而干裂,氧化反应加快、走油、气味散失加快;薄荷、丁香等芳香性中药材的芳香油会因温度升高加速挥发,芳香气味降低。温度在0℃~3℃是能使药材组织内细胞间隙形成小的冰晶,造成细胞壁及内含物受到机械性损伤,使原生质脱水,蛋白质、胶质发生不可逆转的凝固。湿度对饮片的贮藏影响很大,湿度太大能使药材潮解、变性、霉变,湿度太小又易使某些药材风化。含有糖类、黏液质、淀粉、蛋白质、及油脂的药物如天冬、瓜蒌、苍术等药材在相对湿度超过70%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本身含水量增高而霉烂变质。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时,叶类、花类中药会因失水而干裂发脆。一些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油、纤维素如果贮藏不当极易虫蛀,中药饮片经虫蛀后,有的形成蛀洞,有的破坏饮片的性状甚至将饮片完全毁坏变成蛀粉。被虫蛀的饮片严重降低饮片临床疗效,甚至完全丧失药用价值。另外,空气中氧气及光照对中药饮片的变质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空气中氧气会使中药饮片氧化色泽变深,长时间的光照会使中药成份发生变质,如色素破坏、油脂酸败等等。
预防中药饮片变质关键在于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首先要严把入库质量关,观察其水份、色泽、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仓储一般采取“先进先出”的原则,并定期检查,如发现饮片变质现象及时采取措施。下面将总结几种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方法。
2 分类贮藏保管 剧毒饮片如马钱子、信石等必须与非毒性药材分开,专人管理;贵重药材如鹿茸、羚羊角、人参等应与一般中药饮片分类存放,专人保管。芳香性、含挥发油如薄荷、丁香、肉桂等药与没有香味的饮片分开存放。易发霉分如远志、木香等要在晴天打开门窗、通风吹干,阴雨天关好门窗以防吸潮,必要时可增加除湿设备。富含糖份、蛋白质、脂肪的如党参、杏仁等容易虫蛀的饮片,应贮藏于容器中,放置干燥通风处,并经常检查。
3 低温贮藏 对于易溶化的蜡、乳香和易霉变、易虫蛀、易变色的如桂圆肉、枸杞、人参等可低温保存。
4 密闭保存 对于含脂肪油类饮片或易挥发的贵重中药饮片,如冰片、麝香、牛黄等,可将其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盖严封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5 气体贮藏 调节的气体组分,在贮藏饮片的容器中充氮或二氧化碳而降氧,可使害虫缺氧窒息而死亡,达到很好杀虫效果。
6 化学试剂处理贮藏法 氯化苦、磷化铝、二氧化硫等杀虫剂,具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杀死害虫和虫卵,杀虫后能快速挥发,对人的毒性小,对饮片质量没有影响。
除了上述贮藏保管方法外,还应保持库房的干燥、清洁、通风,注意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库房合适的温度、湿度。总之,应加强贮藏的方法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改进储存条件、增加相关设备,达到安全贮藏的目的,确保药品质量,从而确保饮片的有效临床效果,避免中药饮片在贮藏中变质带来的不必要经济损失。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全面部除皱术的整体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管理者的人文素质与领导技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