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体护理对术后镇痛患者疼痛指数的影响 |
|
整体护理对术后镇痛患者疼痛指数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术后镇痛患者疼痛指数的影响。方法:将96例要求术后镇痛的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整体护理组48例,给予针对术后镇痛进行有计划的整体护理;对照组48例:仅给予传统护理模式。结果:整体护理组无疼痛者占31.3%,轻微疼痛者占58.3%,中度疼痛者占10.4%,无重度疼痛患者;对照组无疼痛者占22.9%,轻度疼痛者占45.8%,中度疼痛者占31.3%,无重度疼痛患者。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体护理对术后镇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术后镇痛治疗效果。
关键词 整体护理 术后镇痛 疼痛指数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科手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有成功的手术,而且术后不再忍受疼痛成了每一位患者的迫切期望。术后镇痛作为麻醉科的一项新的医疗技术,逐渐被患者和外科医生所接受。手术后经硬膜外腔或静脉持续给药进行有效的疼痛治疗在临床上越来越普遍。而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参与手术的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手术室护士对围手术期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对缓解病人紧张心理,减轻病人焦虑,促进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对手术后镇痛治疗的整体护理还未见报道。本文旨在观察整体护理对手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5年2月~2005年4月96例中下腹部手术的患者,麻醉分级(ASA)为I一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完成手术。患者匀要求应用术后镇痛。将96例随机分为两组,整体护理组为I组48例,对照组为Ⅱ组48例,只实施一般护理。
1.2 方法
1.2.1 术后镇痛方法 患者均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术中辅助氟哌啶、芬太尼合剂,麻醉效果满意,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导管外口接通日产AuBEXF微量连续恒速输液泵,流速为2ml/小时。药物配方:2%的利多卡因50ml、芬太尼15ug/kg体重、氟派啶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作为术后镇痛复合液。负荷量为5ml。在患者感觉止痛效果较差时可临时追加一次,一般用量5ml。
1.2.2 疼痛指数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标准进行评定[1],即使用一标有刻度的标尺,标尺上标有从0~10的刻度,0表示完全无痛,10表示极度疼痛。让患者指出疼痛的程度在标尺上的位置,该刻度即为患者的疼痛评分。我们设定0分为无痛,l~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2]。
1.3 护理方法 I组采用整体护理方法,Ⅱ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
1.3.1 整体护理组的护理方法 对术后镇痛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具体步骤如下:
1.3.1.1 术前宣教 术前1日巡回护士到病房探视病人进行术前宣教。①护士通过查阅病历及与主管医师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手术的特殊要求,包括体位、器械的准备等等,做到心中有数。②到病房访视病人。首先进行自我介绍,要求表情自然,给病人以亲切的感觉,通过交谈,了解病人对手术前及手术后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发现病人对麻醉及手术有顾虑,应给予相应的解释,以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③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制度及入室后的注意事项,以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④对病人讲解手术体位及麻醉体位,必要时给病人示范,并嘱病人反复练习。⑤介绍手术的简单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患者应如何配合等。除上述措施外还针对术后镇痛术做特殊宣教。首先,护士应向病人讲明术后止痛的重要性。术后疼痛不仅可以引起精神上的痛苦,造成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甚至产生消极悲观情绪,而且还可以引起机体很多的应激反应,如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增加心肌耗氧量[3],加重心脏的负担,胃肠蠕动减慢,延长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等,同时由于惧怕疼痛而不敢用力咳嗽、转动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除,增加肺部感染的机会,使患者充分了解术后镇痛的必要性。其次,护士应向病人简单介绍镇痛泵的原理和安全性,消除病人对术后镇痛的疑虑。同时还应向病人讲明术后镇痛一点不疼是不现实的,因病人痛阈不同,在同等程序的刺激下其应激反应程度也不同[4],止痛目的是当病人安静时感觉不痛,活动时感觉轻微疼痛,以病人自觉满意为适。
1.3.1.2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脑康胶囊对AD大鼠海马区线粒体结构及离子泵ATP酶的影响 下一个医学论文: 整体护理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