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对护患双方的影响 |
|
手术病人的术前访视对护患双方的影响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手术室护理早已摆脱单纯手术配合,避免交叉感染的概念,手术室护理的内容越来越人文化及护理个体化,另一方面,病人角色的转变,病人权利的回归,使病人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及参与治疗意识增强,这就需要手术室和手术病人之间加强联系,而术前访视提供了手术室护士与手术病人直接面对面的机会,手术室护士到病房采集病人信息如病人机体各系统的功能,术前心理状况,血管分布情况,履行手术室的告知义务,使病人做到知情同意,而病人与手术室护士交流手术中担心的问题,如恐惧手术,担心术中疼痛、不适及形象的改变,身体隐私部位暴露等。加强沟通,增强病人的自信心,消除陌生感。
1 术前访视的方法
1.1 收集资料
通过查阅病历,与负责医生、护士联系,了解病人的一般状况。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麻醉方式,现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女性病人是否在月经期,重要器官功能状态,各项化验检查情况,皮肤有无感染、营养状态、身高体征、生活史、生活习惯、社会背景、接受手术的态度和程度等。如有异常,应记录在术前访视单上。
1.2 探访病人
1.2.1 首先自我介绍,问候病人,说明访视的目的。
1.2.2 观察病人的反应及精神状态,了解病人的听力、语流语速,膨体活动能力,是否肥胖。如为长期卧床病人,应询问营养状况,肢体活动情况及有无褥疮,对意识不清精神障碍、老人及幼儿应向家属仔细询问病人情况及药物过敏史。
1.2.3 中属病人术前更换病员服,避免佩带首饰、手表等附属物品,不能化妆。
1.2.4 介绍手术室的一般情况及从进入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的大体过程,其中包括入室时间,手术大致时间、移送情况、麻醉诱导、手术体位和可能出现的不适等情况。
1.2.5 询问病人不安和担心的事情,根据具体问题给予正确的护理 宣传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同种疾病病人手术的效果,尽量多用鼓励性、安慰性语言,使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向病人说明术前准备的必要性,为术后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等做好宣传工作。
1.2.6 检测心率、血压、肺部呼吸,皮肤完整性,腹部脊柱等 有效评估,为术前麻醉诱导、输液、放置体位等做好充分准备。
1.2.7 介绍术前注忌事项 如禁食水时间,术前准备,术中将采取的体位,次日手术的程序和规范要求,手术过程及术后注意事项。
1.2.8 术前访视时,对术中可能使用的高值物品,应在访视时予以说明,以免术后发生纠纷。1.2.9 使用电刀的病人,应询问体内是否有金属植入物(钢板、起撑器等)或无法取下之金属饰物(戒指、金牙)情况,因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有潜在电灼伤危险,如有应详细记录在记录单上,在放置电极板时注意远离金属体,必要时请专管技师指导,确保高频电器的使用安全。
2 访视病人注意事项
2.1 详细制订护理访视单 使术前护理访视工作简单化、程序化、标准化、法规化。
2.2 与病人会面应避开治疗和进餐时间,会面时间不宜过长(约10min),以不引起病人紧张感和疲劳感为宜。
2.3 会面时应衣帽整洁有亲切感 语言通俗易懂,尽量少用医学术语,避免强制、教育的态度。
2.4 对不清楚的问题,不要含糊地回答病人,避免引起病人不安的话语,以免病人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2.5 对恶性肿瘤病人,当病人询问病情手术方式等相关问题时,尽量不正面回答,请他问负责医生,以免病人情绪上波动过大。
3 制定护理措施 访视结束回到手术室后,巡回护士根据所获得的病人的资料,与本次的器械护士和护理小组共同讨论,制定护理措施。
4 对护患的影响
4.1 对病人的影响。
4.1.1 使病人对手术室环境有一定的了解和心理准备。
4.1.2 改善病人的焦虑及恐惧情绪。
4.1.3 病人对手术室环境及对工作程序的了解,减少恐惧情绪。
4.1.4 与手术室护士面对面交谈,消除陌生感。
4.1.5 对手术安全性[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试论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双重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术后联合化疗的临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