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菌性阴道病 BV 病因临床与检测分析 |
|
细菌性阴道病(BV)病因临床与检测分析
摘要 目的:对细菌性阴道病(BV)测定妇产科最常见的疾病诊断中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参照论断试验评价指标对文献的设计方案,参考值确定。结果:BV在一般人群中大约有15%至38%的感染率,患BV人数远远高于阴道滴虫,霉菌性疾病。结论:本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且操作简便。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滴虫 霉菌
1 检查对象 我院门诊产检及住院200例患者,主要以白带增多或外阴不适为主诉就诊,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38.2岁。
2 方法 试剂盒由广州市泉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菌性阴道病(BV)快速检测试剂盒Ⅲ(唾液酸酶法)。
3 检测步骤
3.1 取出一人份BV试管,找开测试管瓶盖,滴A试剂2滴。
3.2 用棉拭子收集妇女阴道壁(下三分之一处)分泌物,充分洗脱在试剂中。
3.3 滴B试剂3滴,10分钟内根据反映管内液体的颜色变化判断结果。结果判定清晰明了,无需特殊仪器设备。
3.4 结果判断 黄色、绿色为阴性,蓝色为阳性(+)。
门诊妇检及住院200例患者BV阳性率调查表
BV阳性率
妇科普查 19.5%
阴道异常排液 35%
老年妇女 4.5%
结果表明:阴道异常排液发病率达35%,妇科普查发病率19.5%;老年妇女发病率只有4.5%,其发病率接近美国临床研究的发病率,及北京一院报道的结果。该试验准确性,灵敏性,特异性均达96%以上。
4 讨论 最新检测表明,引起BV的细菌会产生一种特异性代谢物—唾液酸酶,唾液酸酶浓度的高低与致病菌的数量呈线形相关,患BV的妇女其阴道分泌物中唾液酸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无BV的妇女。
4.1 BV的并发症包括 盆腔炎,子宫内膜炎,手术后感染等。患BV孕妇直接危及胎盘,并引发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等。
BV感染对妇女和胎儿的健康都带来极大的危害,所以临床上非常需要能准确,快速地诊断BV的先进方法。
4.2 诊断BV 过去常用下列指标:①阴道PH值>4.5。②阴道分泌物增多,变稀,有异味。③阴道分泌物加10%的氢氧化钾有鱼腥味。④阴道涂片可见线索细胞。其中三项为阳性即可判定BV阳性,但此法极易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诊断标准不易掌握,费时费力,人为的因素使结果差异。同时以上四种指标调查其结果与BV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正常的阴道菌群及微生态平衡,妇性阴道从生理学角度上讲是一个闭合的体腔,其内寄生着许多细菌,由于深
部几乎没有空气,所以寄生菌以厌氧菌或兼性厌氧株为主,现以确定于正常阴道内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原虫
和病毒,它们主要栖居于阴道四周的侧壁粘膜皱褶中,其次是穹窿,部分在宫颈。在正常情况下,乳杆菌及其微生态呈平衡状态,一旦前者失去优势,后者过渡生长,易引发疾病,造成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如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阴道的灌洗不当,全身性疾病,性交,性激素的变化,避孕药具等都可引起阴道内菌群紊乱,造成优势菌被抑制或大量死亡。从而导致[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15例皮肤小细胞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从满足患者需求谈护士素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