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
|
p;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血糖、尿糖增高为特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由于患者摄入过多的寒性、油腻及甜食,久坐不动、居住潮湿的环境,使体内胃炎衰败,消化功能紊乱,发生清浊不分离,滞留血脉,导致气血不畅,损害胰肾及血脉功能而引起[2]。
1 观察血糖与尿糖的关系 提供胰岛素的依据糖尿病的诊断、观察、护理都必须首先观察血糖与尿糖的情况。老年人动脉硬化,糖尿病患者由于肾小动脉硬化,使肾糖阈值提高,故血糖虽高,而无糖尿。此时必须依靠血糖的检查。血糖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但是糖耐量往往降低,所以首先了解血糖与糖尿的关系,是护理人员工作中的第一环。
方法:早晨空腹小便一次,30min后取空腹血检查血糖。取血后立即留尿查尿糖。所得结果详细分析,了解糖阈值,即当血糖在一定数值时糖尿是几个加号,当血糖到达某一个水平时可出现尿糖,做好胰岛素用量的依据。1980年北京会议的诊断标准:不论有无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空腹血糖2次>6.2mol/L即可诊断糖尿病。在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以每增加10岁,空腹血糖正常,尿糖阳性者进行糖耐量试验,以明确诊断。
2 合理安排休息 病情轻者不必过多休息,但必须避免过度疲劳和过重或紧张的体力活动。
3 心理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难治的慢性病。是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病人,既要控制血压,也要控制血糖,使病人十分恐惧,所以患者可能产生悲观,抑郁或急躁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病人的心理变化,多陪伴病人,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工作;鼓励病人表达其不安的因素,并表示同情与理解;告诫病人保持平静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避免情绪激动及紧张和焦虑,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 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饮食能治病,也能致病。引起疾病的四大病源之首是饮食而治疗疾病的四大疗法之首也是饮食。告诫病人必须减肥,严格控制饮食向患者说明饮食治疗的必要性,使患者主动遵守饮食计划,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减至2.48g以下,多吃含有足够营养及适当的糖,蛋白质和脂肪及维生素和钾的食物,避免发胖。
5 运动疗法 增强一定的活动量,长期规律的运动能够降低血压、血脂[3],改变心肺功能,但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病人运动要恰到好处,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散步是容易进行的运动疗法,散步虽对机体的能量消耗不太明显,但也能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在用胰岛素和降糖药及进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根据自身条件,量力而行,但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并持之已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6 药物治疗的护理 给病人说明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注意服药方法及饮食宜忌,糖尿病患者服药特别强调时间性,当服药出现副作用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药物及药物用量,加强血压监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在服降压药期间,应每星期检查血压一二次。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输液时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发生左心衰,以免使病人血糖升高,注射胰岛素时,病人要在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注射时必须核对胰岛素的剂型及剂量,以免发生低血糖反应[1]。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且难以纠正,因为合并有糖尿病心、脑、肾改变。低血糖时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使血压升高,难以与低血糖休克相区别,必须化验血糖方能确诊。给予高糖治疗。在糖尿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必须按量准时给予。
7 健康教育 教育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是改善代谢控制的有效途径。加强疾病知识的宣传,使病人能正确认识合并症的危害性,长期服药的重要性,是保持长期服药的重要保证,并且在住院期间教会病人自我血糖、血压的监测。出现低血糖、低血压等症时的正确处理。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等疗法,使血糖,血压控制在较理想的范围内,定期检测血压、血糖的变化,预防个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忠民.糖尿病并发症的护理.中华医药杂志,2004;5(12):314
2.白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辅助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预防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的护理措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