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移植术后的ICU护理 |
|
肝移植术后的ICU护理
摘要 目的:总结肝移植手术后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尽快康复。方法:通过回顾,2003年9月~2005年1月行肝移植共6例,经严密监护和护理病人康复出院,结果:6例肝移植术后无排异反应,无并发症及死亡,顺利康复出院,结论:肝移植手术后应定时定量嘱口服抗免疫抑制剂,加强基础护理,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术后感染并发症。
关键词 肝移植术 护理
现将我院在2003年9月~2005年1月行肝移植共6例的病人术后回ICU工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3年9月~2005年1月行肝移植术共6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35岁~56岁,急性重肝2例,肝癌4例。
2 术后护理
2.1 血液动力学的监测,病人术毕返ICU常规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皮肤末梢温度的色泽度、尿量及各引流管引出引流液的量、色、性质等定时监测并记录,病情变化时,及时准确的记录并通知医生,根据尿量,中心静脉压、血压、心律调整入量、维持体液及酸碱平稳,使血压维持在110~120/70~80mmHg,CVP8~10cmHg,以利肾脏灌流有肝V回流。
2.2 呼吸道的护理 术毕返室呼吸机辅助呼吸、听诊双肺呼吸音、监测血气及氧饱合度的变化,循环稳定,血气正常,神志清,肌力良好,逐步减少呼吸次数拔除气管插管,带管期间每2h气管内吸痰一次,对痰液粘稠的病人给予管道湿化,气管插管内注入2~3ml无菌生理盐水快速轻柔的吸痰,保持体液平衡,防止痰液粘稠,拔管后的病人2~3h行超雾,口服化痰药如乐舒凡10ml3/日等,加强肺部的功能锻炼,如吹气球,深呼吸锻炼等。
2.3 体温的监测 由于长时间的暴露,供肝的低温灌注,可使体温过低,术后返室,定时监测体温并绘制,体温过低的病人,加盖棉被或四只温热水袋保暖,注意烫伤,呼吸器湿化加温等措施,体温过高的病人,行物理降温,防止感染和排异反应的发生。
2.4 凝血功能的监测 术后经历“无肝期”肝功能未完全恢复,凝血功能紊乱,因术后监测PT+PTA(凝血全套),血常规等,同时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尿量的变化,全身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有无瘀斑等,尽量减少静脉穿刺,对穿刺点应稍长时间的按压,注意四肢活动以及神志的变化,防止颅脑出血和静脉血栓的发生。
2.5 管道的护理 肝移植术后一般放置气管插管,尿管,腹腔引流管包括(右肝上、右肝下,盆腔引流管、T管)、动脉测压管等,应保持各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打折,受压、脱落,堵塞、引流不畅等。麻醉未清醒时四肢用约束带固定床旁,严密观察,记录各引流管的量色性质,严密执行无菌操作,每日定时更换引流袋,消毒引流管口、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特别注意对T管的护理。
2.6 特殊药物的护理 免疫抑制剂是肝移植病人术后长期应用的抗排斥药物,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准确,按时服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Fk506在服药前2h禁饮食水,服药后禁饮食水1小时,甲强龙或强的松,剂量准确,定点服药,并注意出血等并发症。
2.7 基础护理 术后应卧床一周左右,协助翻身,体疗,更换消毒床单,病员服,加强生活护理,病人要保持口腔、皮肤、会阴、手足清洁等,每日行口腔护理3次,如有口腔溃疡,用碱性漱口液漱口。
2.8 活动与营养 术后24小时平卧位,血压平稳后可取斜坡卧位,术后第一天,每4h轻微的翻身1次,术后1周内半卧位不超过45度,术后10天左右可下床活动。
肛门排气后可进流食,加强饮食宣教,制定饮食计划,可进流食、半流、软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含钾的食物、低脂饮食,鼓励多饮橙汁,有利于Fk506免疫抑制剂的吸收。
2.9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清醒后,告诉病人手术成功,在ICU监护,态度和蔼,消除对陌生环境带来的恐惧感,同时也帮助病人尽快的适应,使人尽快参与护理计划,配合完成护理措施,一周后病情稳定可适当的探视,消除孤独感,向病人提供有关疾病恢复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创造良好的环境(如看电视和听音乐等)尽最大的努力满足病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尽早康复出院。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术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辅助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手术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