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内眼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
|
浅谈内眼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在临床上,内眼手术多为复明手术,包括角膜,巩膜,虹膜,晶状体、视网膜等手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与围手术期的护理关系非常密切。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1 心理护理
1.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赢得患者的信任 护士要能体贴患者的疾苦与需要,尽可能与患者多谈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在交流中分享患者的情感,并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要让患者觉得你容易接近,他关心的问题就是你关心的问题,并愿意把心里话讲出来。
1.2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面对即将到来的手术和不可预测的手术意外,患者普遍的心理反映就是恐惧,焦虑、无助感。他们时而觉得很有信心,时而又觉得希望渺茫,心态、情绪很不平稳。在这种情况下,护士与患者谈话交流时就要因人而异,而且,对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也要区别对待,耐心地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语调温和。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其顾虑,使其能够主动配合。
1.3 针对不同心理和家庭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根据不同心理适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共同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不必要的担心,以平稳的心态,积极配合各项治疗和护理,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 手术前护理
2.1 掌握患者全身情况,采取必要的治疗护理措施 内眼手术患者除常规检查外,还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2.1.1 呼吸系统疾病 如气管炎,肺气肿,咳嗽等对手术影响很大,应提前给予药物治疗。
2.1.2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精神紧张会使症状加重 应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做心电图检查,并请相关科室会诊,酌情给予药物治疗。
2.1.3 糖尿病对手术中、手术后出血,创口愈合等都会有严重的影响。故术前需先用药物控制血糖,择期手术。
2.1.4 蛔虫症可引起术后腰疼和顽固性呕吐,影响手术。故术前应驱虫。此种情况多见于农村儿童。
2.2 指导患者做好有关的准备练习
2.2.1 白内障、视网膜脱离、角膜移植等手术,术后需卧床休息,术前应练习床上使用便器,进饮食等。
2.2.2 在仰卧头部不动的情况下,做眼球上下左右转动的练习,以便配合手术操作。
2.2.3 为了防止咳嗽、喷嚏影响眼部,可练习有咳嗽、喷嚏冲动时张口呼吸,用舌顶住上颚,以缓解这些动作。
2.3 手术前准备
2.3.1 剪睫毛,避免手术时睫毛落入伤口内,保证手术操作方便。
2.3.2 药物试敏 普鲁卡因、抗生素及其他术中用药应做过敏试验。
2.3.3 术晨禁饮食,防止术中呕吐。
2.3.4 按医嘱术前用药。
3 手术后护理
3.1 活动与休息 术后患者应避免震动和过早活动,以防创口哆开、虹膜脱出、前房出血等并发症。
3.2 饮食 由于呕吐是常见的术后反应,故术后数小时内暂不进饮食为宜。若无特殊情况,术后一般3~5天内进流食或半流食,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忌吃带有骨刺及难以咀嚼的硬食物或刺激食物,以防影响手术眼的安静。
3.3 患者不可用力揉眼,尤其是小儿尤须注意,应向患儿家长做好指导工作。冬天盖被不要过头。如取物、穿鞋等动作勿低头,以防并发症。
3.4 对伤口疼痛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疼剂 如术眼剧痛,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其他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有咳嗽者及时给予止咳剂。
3.5 观察包扎术眼的绷带,敷料有无松脱、渗出等,嘱患者不可自行打开。小儿患者更应注意,必要时可将患儿手用绷带或手帕包扎,或将肘关节用小夹板固定,使其抓不到术眼。
3.6 对高龄及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术后须注意全身情况,定时测量生命体征,以便早期发现术后并发症。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协助其做主动或被动四肢活动,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7 做好生活护理,协助患者完成自理活动。
4 出院指导
4.1 针对不同的病种,做好特殊交代,遵医嘱按时复查。
4.2 嘱患者按医嘱用药,避免诱发刺[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125I间质植入近距离治疗前列腺癌的护理56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