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基层医院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         基层医院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关键词    静脉输液  健康教育  整体护理     近年来,随着整体护理的开展,健康教育贯穿到各种护理工作过程当中,使护理质量逐步提高,护患距离逐步缩小,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基层医院由于种种原因,健康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对疾病的护理而忽略了对基础护理的健康教育,即便是执行了,在基础护理操作过程中也是草草了事,很少全面、认真、系统地进行。为此,2005年11月我们对180名静脉输液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不足,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80名患者均为意识清楚、思维敏捷、能正确回答问题并配合调查的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亲自访问方法相结合,能识字的164例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不识字的老年人16例采用亲自访问方法,全部病例调查有效率100%。   2  结果      调查中发现,希望得到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患者为180例,占100%。长时间静脉输液发生身心疲劳72例占40%,有35例占19.4%的患者不了解输液前的准备如上厕所、取舒适卧位等,有68例占37.7%的患者不了解药物的名称,有125例占69.4%的患者不了解药物的作用,有162例占90%的患者不知道液体滴完时的处理,有54例患者更想全部放开输液速度,153例占85%的患者更想知道全天的费用,144例占80%的患者担心液体输完后发生空气栓塞。有171例占95%的患者不知到有微粒污染。   3  讨论  3.1  绝大多数患者希望得到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知识  静脉输液作为一项重要的治疗手段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患者希望在此过程中得到一些有关知识,获得一些有关常识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并且多数患者对静脉输液所涉及的有关内容都想了解,他们最想了解的是全天乃至整个治疗过程的费用,最担心的是液体输完后发生空气栓塞。 3.2  护士对静脉输液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存在不足  在临床中发现,由于护士工作量大,输液繁忙人手不够以及对静脉输液健康教育的意义缺乏认识,重视不够,使得护士在静脉输液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缺乏主动性,同时由于护士对静脉输液患者的巡视、观察、询问环节缺少规范的内容及程序使得此项工作做的笼统、不具体、不准确,加之农民患者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差,给护士做好这项工作增加了难度,如输液量大、品种较多时不告之具体的药名,只笼统说明作用,如是“消炎药、营养脑细胞药、止血药”等,很少详细告之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微粒污染等内容,甚至有部分患者带液入厕等。加之护理管理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最终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 3.3  空气栓塞是患者在静脉输液时最担心的问题  当护士未及时更换液体时80%患者会焦急反复按铃,20%患者会认为按铃无济于事而再次去人催,甚至个别患者看到液体滴完时不等护士到来而慌忙将针头拔下。实际上,我们知道常压输液时,当输液管液面压力与静脉压力相等时,液面会停止不动,空气不会进入体内[1]。然而,护士在健康教育时很少给患者解释得深刻,只是要求患者采取何种配合,而未将深刻原理向患者解释清楚,这些无疑增加了液体滴完前后患者的担心程度。   4  改进方法  4.1  静脉输液的健康教育工作势在必行并应成为制度  由于静脉输液是住院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所以掌握相关知识非常重要,健康教育应作为护理常规列入静脉输液的全过程,作为科室的考核内容,护士长和科内考核小组应采取定期与随机考核想结合的办法,深入病房,了解患者掌握情况,并与护士奖金挂钩,保证健康教育落到实处[2]。 4.2  由于医学知识更新快,周期短,所以护士必须多学习,掌握最新知识,了解本学科知识的前沿,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能力给予不同的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结核病患者医院内细菌L型感染及预防
    医院消毒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医院一次使用性口罩与帽子细菌污染调查
    乌鲁木齐市医院医疗用品HBsAg污染调查
    综合医院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操作3286例临
    医院重症监护技术协作网络的建立与功能
    加强医院消毒供应环节管理的几点体会
    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空气细菌污染与消毒现
    2所医院物品与人员手HBsAg及HBV
    医院电话机细菌污染及其消毒效果检测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一氧化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