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
|
健康教育在胃肠道手术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就是把卫生知识交给群众,培养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对公众健康的责任感,纠正不良卫生习惯,排除不良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通过近几年护理实践,我们总结出普外科胃肠手术的健康教育涉及如下几个环节:术前饮食及肠道准备,胃管的安置和引导病人配合的方法,术后有效的胃肠减压、半卧位及早期下床活动,有效咳嗽的技巧,通过健康教育引导病人积极参与医疗、护理,早日恢复健康。下面就几个环节进行简要介绍:
1 胃肠手术中的健康教育
1.1 术前饮食及肠道准备的健康教育 这一环节的健康教育牵涉面多、比较麻烦,但是必须要作好,取得病人的理解、配合,以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在护理当中,我们告诉病人术前三天进流质饮食,发现有些病人以为稀饭就是流质饮食,所以要给他们讲清楚流质饮食包括蒸蛋、牛奶、豆浆,目的是减少粪便,清洁肠道。同时遵医嘱口服抗生素,如甲硝唑,及庆大霉素,肌肉注射维生素K1。术前三天每晚清洁灌肠。灌肠时我们告诉病人取左侧卧位,中途如有腹胀或便急时,可做深呼吸。灌肠水温控制在38℃~41℃,告诉病人如果感到水温过烫,或者是剧裂腹痛、心慌等情况要及时反馈,增强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灌肠完毕保留10~15分钟,同时告诉家属陪伴,防止年老体弱的病人去卫生间时晕倒。
通过这一环节的健康教育,病人在术前护理以及准备当中积极配合,2005年度的胃肠手术术前准备合格率达到100%。特别强调有一例胃癌患者的家属经过健康教育,在病人灌肠完毕上卫生间晕倒时及时将他扶起,避免一场意外发生。1.2 术前插胃管的健康教育 由于病人面临马上手术,难免会紧张、恐惧、焦虑,这样就降低插管成功率。如插胃管前,先把胃管拿给病人看,告知病人胃管很细、很软,不会对其有所伤害。同时向其解释留置胃管的目的是抽尽胃内容物,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腹胀,减少肠内细菌和毒素的吸收,还可以通过胃管观察胃液的颜色及量的变化,了解有无出血及粘连等。所以置胃管非常重要。当然插的时候会有不适感,但只要像吞面条一样往下咽,和我们密切配合,就一定能顺利插入。
实践当中我发现除了上述讲解之外,先打术前针可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告诉家属按压合谷穴,帮助减少病人的不适,有利于胃管的顺利置入。
针对实践当中有些病人胃管刺激咽喉部不适自行拔除的情况,重点给病人强调留置胃管的目的和作用,千万不可自行拔除,根据病种的不同,象胃癌根治术,拔除以后就不能再置管了。以上这些,都要给病人讲明白。
由于这一环节健康教育进行得比较充分,临床当中绝大部分患者都比较遵守这一规定,只有1~2例患者出现了自行拔除胃管的情况,其中一例肠破裂修补术的患者在我们的说服教育下,很快同意胃管的二次的置入。
1.3 术后采取半卧位的教育 胃肠手术病人平卧4~6小时后采取半卧位。但在实践当中我们发现经常有些病人因为伤口疼痛以及习惯问题偷着将床摇平,或虽然半卧位,但人却缩到床的尾部平躺着。所以该环节健康教育的重点是给病人强调半卧位的好处:
1.3.1 有利于腹腔引流,使感染局限化;
1.3.2 减轻腹部伤口张力,减轻疼痛,有利于伤口愈合;
1.3.3 可使静脉回流量减小,减轻肺部淤血和心脏负担;
1.3.4 膈肌位置下降,有利于呼吸肌的活动,增加肺活量,有利于气体交换,改善呼吸困难。2005年度,我科绝大多数病人通过这一环节的健康教育,能够及时纠正上述不科学的行为习惯,积极地采取术后半卧位。
1.4 有效咳嗽的健康教育 腹部手术后护士要向病人讲解有效咳嗽的重要性,在给病人腹带的时候演示正确的用双手轻推切口两侧并轻按伤口,减少切口张力,同时深吸一口气,作爆发性的咳嗽。还可以教会家属将手半握成空心状,由下向上拍击病人背部,有利于粘痰松脱。通过该环节教育,病人很快都学会有效咳嗽。
1.5 术后早期活动的教育 病人在术后早期由于伤口的疼痛,很少下床活动,所以此一阶段要督促病人[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极低体重儿的护理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经周围静脉全营养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