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家庭病人的心理护理


家庭病人的心理护理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批出:“健康不但是指没有躯体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近十多年来我们实施整体护理,切实发现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生理情绪和行为反应,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从而打破了“医学心理学主要是指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问题”这一概念。忧虑、期望、等待、意外的恐惧等心理因素对病人的伤害力大于任何作用力。因此,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目前,除了急症重病,需要特殊设备进行治疗和手术的病人外,大多数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在家庭中接受治疗和护理。因为家庭病床的环境和病人的生活习惯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病人心理上没有过重的负担。既使是重病或大手术过渡到恢复期的患者,若在家里治疗和护理,可大大减轻精神压力、精力牵拉和经济负担。实践证明,在对家庭护理中,心理护理起着极大的作用。由于家庭病床病人大多是慢性病、老年病或晚期肿瘤患者长期受到病痛折磨,使他们产生恐惧、焦虑、忧郁等病态心理,此时只要稍有不顺心的事发生,或听到逆耳之言,便会产生恶劣的心情,不利于恢复健康。病人往往会反复询问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法和预后,同时又希望医护人员、家属能同情自己。因此,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免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刺激。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应以温和热情的态度,耐心解答,同时,解释要恰当,免得使其顾虑。若回答病人得当,既使他的问题一时尚未得到彻底解决;也会在其心理上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在执行治疗时,医护人员可通过与病人谈话,介绍有关医疗常识等方法来缓解其紧张情绪;对长期接受补液的患者应定时前去巡查,观测滴速等情况,顺便说上几句鼓励病人接受治疗的话语,这样也会减轻病人厌烦、懊丧的心情。当然病人家属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也可进行类似的配合工作,使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家庭病床的病人置身于家庭之中,耳闻目睹亲人间所发生的各种情况,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影响,因此精神上的干扰因素比住院要来得多。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与病人及其家属频繁接触,容易建立良好医患关系这一优势,尽力做好病人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出现各种对病人的不良刺激,使其心情舒畅,利于疾病的好转平稳。        另外,医护人员娴熟的操作技术能使病人产生信任感,消除忧虑和担心,不熟练的技术使其产生悲观和恐惧的心理状态。因此,在改善服务态度的同时,医护人员还必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总之,良好的心理护理是社会进步中的一种特殊技能,它不仅能使病人心情愉快,有时还能起到药物所不能起到的作用。但这首先要求医护人员和病人家属自身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既需富有同情心,又要不轻易动感情,而是用热忱的态度,得体的语言,熟练的技术去纠正病人的病态心理,积极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因此,护士在家庭护理中的角色不仅仅是治疗者、护理者,还是指导者、协调者及健康咨询者,体现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脓毒血症病人多形核粒细胞变形性的观察
    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
    病毒性肝炎病家防病状况与家庭二代发病
    异丙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颅内血浆兴奋
    心理应激对 型糖尿病人糖代谢影响的对
    家庭背景与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关系
    48例膀胱肿瘤病人的整体护理
    心脏术后病人早期行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
    癌症病人应对研究进展
    住院精神病病人配偶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高血压病人胰岛素抵抗状态分析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