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107 乙肝孕产妇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
|
106~107 乙肝孕产妇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摘要 总结了乙肝孕产妇心理护理的体会。乙肝孕产妇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紧张、忧虑、恐惧、自责等不良反应。根据不同心理特征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缓解乙肝孕产妇的负性心理,有利于减少不良因素对孕产妇和胎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 乙肝 孕产妇 心理 护理
乙型肝炎(乙肝)是一种传染性强,感染范围大,危害性大的常见疾病,目前缺乏彻底治愈的特效药。因此,乙肝孕妇自怀孕后就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及不良心理变化,直接影响母婴身心健康。为此,我们对2004年3月至2005年6月在我院产检和分娩的105例乙肝孕产妇进行综合性心理分析,并根据不同心理实施相应护理措施,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5例,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40岁。生育一胎93例,生育2胎12例。文化程度:大专以上22例,中专28例,中学35例,小学及以下20例。
2 心理分析
2.1 乙肝孕产妇心理状态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及性传播[1]。因此,乙肝孕产妇妊娠后除产生正常孕产妇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外,还担心(尤其文化素质高)自己的乙肝病毒会传染给孩子,害怕孩子感染乙肝病毒后,不能治愈影响孩子的正常健康生长、发育,影响孩子正常学习、生活及今后人生前途,幸福等。认为是自己害了孩子,而产生自责心理和负罪感。另一部分临产前或产后经化验检查才发现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产妇,更易产生紧张、恐惧、忧虑的心理反应。
2.2 不良心理对孕期及产程的影响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孕妇情绪过分焦虑,紧张、恐惧、担心等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混乱,出现全身痉挛、血压升高,甚至发生严重的毒血症,影响母体激素的分泌和胎儿的血液循环。产妇的紧张、恐惧心理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失调,免疫下降等一系列机体变化,影响子宫收缩使产程延长,导致难产等。
3 心理护理对策
3.1 做好产前检查、心理疏导 在产前检查过程中对有不良心理反应的乙肝孕妇,应做好孕期心理咨询和心理护理,使乙肝孕妇明确不良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影响顺利分娩,严重者可诱发各种产科并发症,及时消除乙肝孕妇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对其丈夫和家属也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从而给乙肝孕妇更多的支持关心和理解,为乙肝孕妇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其在孕期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3.2 分娩时的心理护理 妊娠期孕妇复杂的心理变化,随着孕期的增长,特别是孕晚期心理变化,焦虑水平就明显高于孕中期[2],而到了分娩期,这些症状表现更为突出。此期,护理人员应给予产妇生理和心理上支持、鼓励及安慰,并帮助产妇了解产程中的几个阶段和异常情况,以及产程中遇到的问题。细心讲解宫缩与分娩的关系:使产妇知道分娩是正常生理现象,宫缩可促进产程顺利进展。消除其对分娩的恐惧紧张情绪,增强其自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达到顺利分娩,从而减少并发症及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3.3 乙肝防治宣教 开展乙肝知识讲座,对乙肝的防治知识系统全面地讲解,帮助乙肝孕产妇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她们能掌握必要的乙肝防治知识。同时让乙肝孕产妇清楚乙肝不是绝症,孕妇只要通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地阻断乙肝母婴垂直传播。新生儿出生后按常规接种乙肝疫苗及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完全可以预防乙肝传染。乙肝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只要注意休息、饮食、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可以控制乙肝的发展,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今后正常学习、就业等问题。减轻和缓解乙肝孕产妇对乙肝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帮助其建立信心和希望。
4 讨论 目前,大部分育龄妇女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由于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和受社会因素影响,容易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怀孕后其心理变化更为复杂。因此,护理人员及时了解乙肝孕产妇存在的心理问题,了解其产生心理压力的因素,产生的心理反应和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良好的护理对策对整个孕产过程安全、健康、顺利的度过起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哲玲,韩永霞.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宫内传播的临床观察.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101~102
2.范玲,黄醒华.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烧伤休克期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多媒体技术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