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
|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分娩活产新生儿1365人,其中新生儿窒息63例,发生率占4.62%,随着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不断改进,抢救成功率越来越高,但由于窒息程度不同,复苏后新生儿较正常产儿的生活能力差,复苏后仍将持续一段时间的低氧血症和酸中青,此期容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做好新生儿复苏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及治愈率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观察与护理
1.1 防止交叉感染,复苏儿应放在清洁、消毒、隔离的高危儿室,避免亲友直接接触,任何人患轻微感冒均不允许护理复苏儿,医护人员接触复苏儿前后要进行严格手消毒,复苏儿出生后三天内不宜沐浴。
1.2 保护呼吸道通畅 用吸引器吸净口鼻腔气管内粘液,将患儿侧卧以免胃内容物填塞气管再度引起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复苏后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氧气吸入3~6小时,以后可间断给氧至青紫消失或呼吸平稳为止,氧气浓度小于40%为宜。保持安静,尽量少搬动,以免引起或加重颅内出血。
1.3 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抗感染,止血,纠酸等处理。输液速度不得过快以8~12滴/分为宜。以免在短时间内输液过量使心脏负担加重。引起心衰及肺水肿,不宜过早哺乳,开始喂奶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后,喂奶后避免多动,喂后宜向右侧卧位,防止呕吐,不会吸吮者用滴饲法或管饲法。
1.4 一般情况的观察 ①对啼哭的观察:生理性哭闹的声音响亮而连贯,并有一定的节奏。而病理性哭闹则因病因不同而异,常合并其它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如颅内出血,为阵发性尖叫。可伴有抽搐嗜睡;急腹症的哭闹常为阵发性的大叫,并伴有面色苍白等表现。另外对不哭不吃的新生儿更应注意常为重症的表现,②对呕吐的观察:出生后24小时呕吐羊水及粘液属正常现象。若出现喷射状呕吐则应警惕颅内压升高。若出现呕吐咖啡色物,应区分是否在分娩时吸入血性羊水及母奶皲裂出血吸入胃内。排除后警惕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应仔细观察呕吐物的量、颜色及性质。③对面色的观察:正常皮肤颜色红润有光泽,若面色青紫、苍白或灰暗,表示患儿缺O2,病情危重。④神志的观察:要注意患儿的神志是否清醒,反应是否灵敏,有无双眼凝视,眼球有无震颤,肌张力是否紧张。若患儿出现面部及四肢频繁抽搐应考虑新生儿颅内出血。⑤注意口腔护理,防止口疮,要注意大小便的次数和量,及时更换尿布。
1.5 对生命体征的观察 ①体温:由于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常因环境改变受影响,因此要定时测量,及时调整;②心率、血压:要注意心率,血压的变化,防止心衰的发生。③呼吸:正常新生儿特别是未成熟儿呼吸中枢发育不够完善,常可表现为呼吸不规则,甚至可出现暂时性青紫,很快恢复正常,要仔细观察要与呼吸困难区分开来,若患儿出现颜面,唇边青紫,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时,首先应考虑是否有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肺炎。④瞳孔:要注意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
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即要全面整体观察,又要系统仔细观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使之转危为安。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新生儿窒息往往是胎儿宫内窒息的延续,掌握宫内窒息的临床指征和处理,及时解除胎心宫内窒息是成功抢救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做好新生儿复苏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防止各种并发症,对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惠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1;3:10
上一个医学论文: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行机械通气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