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 目的:了解如何来护理好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方法:通过对46例新生儿患儿的观察,文章从6个方面阐述了护理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方法。结果: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绝大部分治愈,极大地提高了治愈率,减轻了后遗症的发生。结论:护理是综合治疗的关键性环节。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指在围产期窒息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的脑损伤并发症,也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原因之一。按病情轻重可分成三型:即轻度、中度、重度。
我院新生儿科于2004年10月~2005年6月共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其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男37例,女9例;早产儿5例,足月产儿38例,过期产儿3例。其中,轻度患儿35例,占76%,中度患儿5例,占11%,重度患儿6例,占13%。治愈31例,治愈率67.3%,好转10例,好转率为21.7%,自动出院5例,占11%。
2 病情观察
2.1 意识状态 轻度患儿常出现兴奋状态,不易入睡,易激惹,烦躁不安。中度患儿早期出现抑制状态,反应低下,迟钝,继之出现昏迷。重度患儿开始处于浅昏迷状态,随着病情的发展,患儿出现深昏迷,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2.2 面色 轻度患儿面色可无改变。中度与重度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面色青紫,面色苍白,青紫从额部和口周最明显,青紫可随病情轻重,窒息时间长短成正比关系。
2.3 呼吸 轻度患儿呼吸可无改变。中度或重度患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不规则,甚至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快者可达每分钟124次,呼吸慢者每分钟4次~6次。呼吸的快慢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脸色及唇周青紫。
2.4 前囱 轻充患儿前囱一般正常。中度患儿前囱正常或稍饱满。重度患儿前囱明显紧张、饱满。
2.5 抽搐 轻度患儿一般无抽搐,或偶有1次~2次小抽搐。中度患儿可有轻微抽搐,如面部肌肉痉挛或口角肌肉颤动,双眼凝视、斜视。重度患儿一开始可有反复持续的四肢抖动,继而出现肌张力松驰,四肢瘫软无力。
2.6 瞳孔 轻度患儿瞳孔无改变。中度患儿瞳孔销微缩小。重度患儿双侧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消失。如患儿不吃奶不要强畏,以免吸入气管。待病情好转后给予鼻饲或增加热量,以保证患儿生长发育。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室内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时通风,病室的温度湿度要保持恒定。室温以24℃~26℃为准,湿度以55%~65%为宜。体位要适当。
3.1.1 呼吸道的管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窒息,经抢救恢复自主呼吸后要加强呼吸道的管理。每日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及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及口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吸痰动作宜轻柔,从口腔。鼻孔轻轻由浅入深,慢慢转动吸痰管口的方向,边抽边吸。对痰比较粘稠的患儿,要雾化稀释痰液,用0.9%Hacl20ml+地塞米松2mg+a-糜蛋白酶4000u+硫酸庆大霉素4万u雾化吸入,每天3次~4次,雾化后吸痰。
3.1.2 保温 要注意保持患儿体温,过冷过热对新生儿尤其是重度窒息后的患儿都会增加氧的消耗。提供中性环境温度,维持正常体温而使氧耗量减至最低是一项重要措施。其保温方法是:暖箱保暖,根据患儿体温调节暖箱温度一般在33~35℃,暖箱相对湿度70~80%。复温时不能操之过急,宜逐渐复温,避免升温过高过快导致肺出血,新生儿抵抗力差,应保持暖箱清洁,定期进行消毒,避免发生交叉感染。详记出入量,复温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热量及液体量。
对于有些基层单位房屋设备跟不上要求或者没有暖箱的,则宜采用物理保温法:用温水袋保温,温水袋的温度以50℃~60℃为宜,一侧放二个温水袋为最好,不要离患儿过近,最好放在患儿褥子的外边,用被子盖好,即能达到保温的目的。
3.2 少刺激,保持患儿舒适安静 保持病房的安静,避免过多地惊动患儿,治疗护理应集中,动作轻柔,减少惊厥的诱发因素。
3.3 输液要保持静脉通畅 对于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一定要采取恒速输液,严格控制滴注速度,以防继发脑水肿,我院都是采用微量注射输液泵输液。
3.4 降颅内压 适用于危重患儿,经治疗或吸痰面色青紫得不到改善,前囱持续紧张病情进行性加重者,应及时给予20%甘露醇降压。避免搬运头部,以减轻脑出血,防止颅内压进一步增高,尽可能减少神经系统的后遗症。
3.5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重视突发事件病人救护的组织管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病区意外摔倒护理预案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