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突发事件病人救护的组织管理 |
|
重视突发事件病人救护的组织管理
摘要 目的:提高突发事件群体伤抢救成功率,杜绝护理差错发生。方法:对我院骨科2000年1月~2003年3月接收的突发事件16批群体伤病人87例,采用将护理人员与病人同时分组,按照伤情评估;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处置或术前准备;病情观察与记录的抢救程序进行救护。同时加强救护时的查对工作、规范口头医嘱的执行、护理文书的书写、病人的心理与精神护理。结果:有效地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杜绝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突发事件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公共问题,医院是突发事件预警与救援中的重要环节。由于突发事件中病人多,就诊时往往病情急、重、危、难,抢救工作必须分秒必争。一名护士不能完成抢救任务,往往需要多名扩士的协作与配合才能完成。护士长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在成批需抢救的病人到来时,一定要迅速组织及时有效的抢救,合理的护理人员与病人的分组,按照抢救程序进行抢救,抢救过程中,做到面面俱到,规范护理行为,严防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1 临床资料 2000年1月~2003年3月我科共接收突发事件16批群体伤病人87例。其中车祸9批46例,爆炸伤2批11例,高处坠落伤1批6例,挖矿塌方4批24例。每批最少5例,最多7人。轻度15例,中度29例,重度]7例,危重26例。男性61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3.8岁。合并有复合伤38例。除2例入院时重度休克,合并内脏器官损伤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余85例均抢救成功。
2 讨论
2.1 迅速的人员调配与分工 突发事件多发生在中午、下午和小夜班,如本组中高处坠落伤发生在6pm,入院时6人全部休克。两起车祸发生在8pm~10pm,一起爆炸伤发生在1pm。由于整体护理实行了弹性排班,这个时间只有一个护士值班,护士长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病房,边抢救病人边通知科室其她护士。按工作能力将护理人员分成甲、乙、丙3个护理组,每组安排1~2名护士实施救护,若每组2名护士时,则安排老护士带领年轻护士。同时也将病人也分成甲、乙、丙3个组,甲组护士按抢救程序负责抢救甲组病人,以此类推。抢救程序分为6个步骤:伤情评估;保持呼吸道通畅;开设有效静脉通道;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处置或术前准备;病情观察与记录。
2.2 抢救过程中严格三查八对,杜绝护理差错发生 成批的危重病人入院后,大部分年轻护士往往慌成一团,不知所措,虽然分了组,但她们心理素质差,要么拿起液体不经查对就准备给病人输上,要么采集好各种血标本后不贴标签到处乱放,要么在病房走廊走来走去等,这时护士长一方面要告诫护士保持冷静,按操作规程工作;另一方面组织严格的三查八对。我们的做法是:在每个输液瓶标签上写上床号、姓名,输液瓶前面摆放着该病人的输液卡及药物,输液卡的床号、姓名、每组药名都写得清清楚楚,组与组之间留一排空格,两个病人液体之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输一组液体护士均要签名并写上时间,字迹清楚,便于辨认。护士长对每个病人的液体及药液均要查对二至三遍。在每个病人的输血袋上也要贴上该病人的床号、姓名及血型,交叉单随血存放,每袋血液输入时均要经二人查对二遍以上,血标本采集后贴好标签按规定放置。护士长在采集血标本、输液、输血前、中、后均要再次查对,确保无误。由于我们查对严格,层层保关,在本组高处坠落伤中6位病人系同村落、名字前面两个字均相同,抢救时大剂量输液、输血、多次采集血标本的情况下,无一例发生差错。
2.3 正确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 在成批病人抢救时,医生为了赢得抢救时间,往往下达口头医嘱。由于抢救场面混乱,我们一定要冷静,慎重对待口头医嘱。一方面我们自己对所抢救的病人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执行医生口头医嘱时重复一遍,并说出该病人的床号及姓名,确保无误后才能执行。抢救病人用的空瓶与空安瓿存放在一个固定[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特色管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观察与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