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例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
|
20例肝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是常见的肝恶性肿瘤。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手术切除占位病兆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措施之一。自2000年1月以后,我科共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实施肝癌切除术后,无死亡病例,愈后较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岁。乙肝14例,丙肝1例,乙肝(-)5例。AFP增高12例,AFP正常8例。肿瘤直径>5cm11例,<5cm8例,2cm以下的1例。Child分级:A级16例,B级3例,C级1例。行左半肝叶切除7例,右半肝叶切除9例,广泛肝叶切除2例,局部肝叶切除2例
2 手术前护理
2.1 注意观察病情的突然变化 在术前护理过程中,肝疾病可能发生多种危重并发症,如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时,突然发生急性腹膜炎表现及内出血表现:部分病人可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本组病例有3例病人因胆道出血而表现出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2.2 心理护理 本级病例均有较重的疼痛、发热、黄疸、营养不良等症状,加上病人对治疗方案及手术预后的顾虑,病人常有复杂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或绝望。在做好对症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应对病人多加体贴及安慰。适当介绍有关治疗方法和意义。对病人要注意医疗保护制度。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争取得到病人、家庭和社会的良好配合。
2.3 改善肝功能及全身营养状况 术前应注意休息并积极纠正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障碍,采取有效保肝措施。
2.4 防治感染 肝手术前两日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手术前后感染发生。其中14例患者肝癌合并感染,应及时给予大量有效抗生素,合理安排给药时间,正确选择给药方法及途径,注意药物的副作用,避免使用对肝有害的药物。
2.5 肠道准备 本组2例拟行广泛肝叶切除术,6例合并肝硬化,为抑制其肠道内细菌,清除肠道内粪便,术前肠道准备十分必要,可以减轻术后腹胀及肠道毒性物质吸收加重肝脏损害和肠道细菌移位所致的腹腔内感染[1]。术前3天口服灭滴灵0.2g,3次/d,庆大霉素8万U,2次/d,给予半流食,术前晚清洁灌肠,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6 其他护理 手术前放置胃管,必要时也需留置尿管。广泛肝叶切除术术中术后输血量较大,术前应备足血液,以新鲜血为佳,避免术中输入大量库存血而引起凝血障碍。
3 手术后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肝癌手术后,易发生诸多并发症,其死亡率甚高。并发症有:①腹腔内出血:因凝血机制障碍或肝叶切除后肝断面的血管出血引起;②胃肠出血:肝癌多有肝硬变,术后因诱发门静脉高压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或应激性溃疡引起;③肝功能衰竭或肝性脑病;④腹水:因肝功能不良、低蛋白血症所致;⑤胆汁渗漏:为肝断面组织坏死或小胆管结扎线脱落所致,可引起胆汁性腹膜炎;⑥腹腔感染:因腹腔渗血渗液引流不畅所致;⑦胸腔积液:与低蛋白血症和膈下感染有关。因而术后必须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出血症状、意识变化,黄疸、腹水、尿量情况,腹部和胸部症状及体征,各种引流管的引流情况,血、尿常规,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测定,肝肾功能检验,必要时还应进行超声波、X线等特殊检查。本组2例胃肠出血,1例膈下感染,胆瘘一例,通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基本痊愈。
3.2 体位及活动 病情平稳后宜取半卧位。肝手术后一般不宜过早起床活动,尤其是肝叶切除术后过早活动易致肝断面出血。但可卧床活动,鼓励深呼吸及咳嗽,防止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发生。
3.3 饮食与输液 术后禁饮食,作胃肠减压,同时输液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胃肠功能恢复后给流食,以后酌情改半流食、普通饮食。对广泛肝叶切除术后,也可使用要素饮食或静脉高营养支持。
3.4 继续保肝治疗的护理 本组患者在术前经过积极系统的保肝治疗,手术时患者的肝功能达到A级或B级。广泛性肝叶切除应间歇性吸氧2~4天;术后2周[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内科护生临床带教方法与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妊娠合并HBV携带者的围生期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