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发生,病人可因大量出血而导致死亡。我科自04年以来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52例,其中合并消化道出血者38例,占73%。现将本科38例合并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预防及护理探讨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在4~68岁之间。平均年龄36岁。
1.2 损伤类型 硬膜下血肿15例,脑挫裂伤8例,脑干损伤3例,入院时情况:入院时哥拉斯格昏迷评分(GCS)积分3~7分者5例,8~12分者33例。
1.3 治疗结果 死亡5例占(13.1%),植物状态3例占(8%),恢复良好者30例占(78.9%)。
2 原因分析
2.1 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损伤的程度越重,发生率越高,且脑干损伤或继发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者更易发生,因为间脑,下丘脑及脑干上部直接或间接损伤,可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可使植物神经最高中枢—额叶眶回,海马回及边缘系统受累,致胃酸分泌增加,胃蠕动增强,血管痉挛,胃粘膜缺血缺氧溃烂和出血[1]。
2.2 颅内深部手术常因手术损伤下视丘,急性下丘脑损伤是发生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在出血损伤早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此时胃肠活动减少,胃潴留,胃肠粘膜下血管痉挛,缺血,粘膜代谢障碍。继之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肠蠕动加快,胃酸分泌增多。在原胃粘膜损害的基础上,由于胃酸的作用,氢离子向粘膜内回渗损伤胃粘膜,破坏了胃粘膜屏障作用,胃粘膜糜烂溃疡。急性视丘下损害时,可在数分钟内形成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大面积糜烂,坏死溃疡,引起大量出血。
2.3 激素的作用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上常用激素治疗脑水肿,但大剂量激素类药物可促进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再加上蛋白质合成减少,组织修复能力降低,故可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 护理措施
3.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有无出血性休克的前期表现,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弱增快,面色苍白,冷汗,烦躁不安,腹胀等,应考虑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必须做好预防及抢救治疗的准备。
3.2 观察排泄物,密切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若呕吐物为咖啡色,排黑色或柏油样便,均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3.3 减少搬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应立即将病人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输血输液,给予止血药物,同时给予镇静保暖。
3.4 持续胃肠减压,对于出血严重的病人应进行胃肠减压治疗,同时禁食,可用冰生理盐水400毫升进行胃内冲洗,然后经胃管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10毫克,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起到止血而又不引起血压升高的作用。
3.5 及时补充血容量并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病人有无脱水,酸中毒。准确记录出入量,及时做各种化验检查。如肾功及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色素,血球容积,如出血量多时,血压持续下降,血色素低,应考虑输血或706代血浆,水解蛋白等补充血容量。
3.6 饮食护理,除在休克状态或恶心呕吐时需禁食外,一般不主张禁食,可少量喂奶,每次100毫升,每日4次,也可鼻饲米汤,以中和胃酸,保护胃粘膜溃疡面,防止胃肠蠕动直接摩擦溃疡面,引起溃疡面加深而加重出血。另外每次鼻饲前应抽吸胃液,观察其颜色以便根据情况调节饮食。
3.7 臀部的护理 消化道出血排柏油样便,次数多可引起臀红,严重者可引起破溃。每次便后用温水及柔软毛巾洗净,局部涂鞣酸软膏,紫草油等。
通过对38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合并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我们认为,尽管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处于不同程度的昏迷,给我们的临床观察也造成可靠了一定的困难,然而只要我们密切认真地观察病情变化,做到早期护理,急性胃粘膜的病变是可以早期发现的,并能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洪素凤.重型颅脑损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分析与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5;10(7):25
上一个医学论文: 手术室护生带教的几点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体育课兴趣的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