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           近年来,医疗护理纠纷呈明显上升趋势,是困扰整个卫生系统棘手的大问题。我们不能回避它,要正视它,认识到它的危害性。如何避免和防范,这是我们医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随着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病人在就医过程中,对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活动中出现一些问题,病人表示不满,协调解决不了,导致纠纷的发生,从而影响和干扰正常工作。因此,分析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防范对策尤为重要。   1  护理纠纷发生原因的分析  1.1  服务观念滞后  有些护士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态度欠佳,说话语气生硬,缺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诊疗过程中,护士不经意一句话,往往被病人其家属无法忍受。有些护士不注意用法律规定约束自己的言行,而陷入纠纷漩涡。 1.2  缺乏责任心,违反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护理人员因责任心不强或违反操作规程给病人带来身心的伤害,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发错药、打错针等,以致在疾病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产生差错,甚至导致医疗事故发生,都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 1.3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诊疗过程中,如果护理服务不到位,没有按病人享有知情权、同意权,与病人交流沟通少,缺乏有效的疏导,从而造成病人及家属不理解和误解,极易引起纠纷。 1.4  医疗费用问题  由于高新技术不断引进,新特药的应用,使医疗费用的增长与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病人对医疗费用问题很敏感,如果病人医疗费用日清单不清,极易造成病人的误解,导致纠纷发生。   2  预防措施  2.1  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使护理人员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患者要一视同仁,做到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时时处处体现对病人的关爱、同情和理解。 2.2  加强责任心,规范操作规程  护理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加强技术操作训练,提高技术水平。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还要有严谨的作风和慎独的精神。要不分人前人后,不管有无人检查,都要科学的按程序一步一步的完成。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工作失职或违法规章制度和操作常规而导致的责任事故。 2.3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加强护患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鼓励患者提出内心所忧急的事情,在进行治疗或手术时,要用通俗易懂、清晰准确的语言向患者说明注意的事项等,使患者在心理上有所准备。患者叙述病情时,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诚恳友好地表示理解和同情。落实一日清单制,避免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错误,让病人明明白白消费。这样才能缩短护患之间距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2.4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使广大护理人员认真学法、守法、用法,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行为规范的准则,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中要及时发现病人出现的问题,能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让病人觉得可以信赖。   3  小结      妥善处理护理纠纷,护理部要定期召开会议,对每一起纠纷进行及时、客观、深入的讨论。既要分析客观原因,也要查找主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纠正薄弱环节,严格奖惩措施。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探索和强化应对纠纷的措施与程序。对纠纷易发部门(如:急诊、门诊、输液室)及差错易发生时间(节假日、周末、午班、夜班),应加强指导和管理,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               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方法探讨          摘要 

[1] [2] [3] [4] [5] [6]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纤支镜行瘤体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