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方法探讨 |
|
、常用药摆放无序,静脉麻醉药与输液药标志不清,紧急状态下执行口头医嘱后其用药安瓿保存不当或丢失,输液、输血,用药用量血型未核对等。
1.7 手术患者护送不当 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室,护送途中发生引流管脱落,坠床,病历资料遗失,如X片、CT片、衣物等。
2 护理失误的原因分析 追踪上述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增加的各种因素,分析总结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凝聚力 个别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爱耍小聪明,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处事不恭,工作中粗枝大叶,或护理人员间协作精神差,矛盾纷争出现人为的设置障碍。
2.2 技术能力欠缺,缺乏执行力 年资低的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新业务、新技术掌握不全面,如PICC置管不能;巡回护士对术中突发的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未能及时准确地向医生、麻醉师报告,导致错失抢救良机。年资高的护理人员不安于岗位工作,不善于总结观察,仪器出故障时不能及时排除。
2.3 身心疲惫,缺乏战斗力 手术连台,夜间急诊手术使护理人员总处在过度紧张的情况下,这时最易出现失误。据报道:护理人员在大脑过度紧张阶段操作失误的发生率占10%,而大脑经过松弛后的清晰阶段,操作失误的发生率在万分之一以下[1]。护理人员的思维方法不当,容易丧失警惕性,思维惯性容易在不经意中发生低级失误。
3 规避风险的措施 手术室任何一个工作环节都要求突出一个“严”字,做到一个“细”字,使工作流程化。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执行规避风险的措施,能降低护理失误。
3.1 安全管理制度和清点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术前做到六查:病人进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手术开始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无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凝止血器。
清点制度:术中三人三交制度,即主刀、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前后共同清点纱布、缝针、刀片及手术器械等用物,并做好记录;三不交制度:器械护士手术结束前不交接巡回纱布、敷料、缝针器械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3.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修养 手术医生、麻醉师、护理人员共同相托的是一个个渴望通过手术而保存生命,恢复健康的患者,这里的工作系着患者的安危,与患者性命生死攸关。因此高度的责任心是手术室每个护理人员最起码的要求。护士长要经常教育护理人员对工作一丝不苟,接送病人出入手术室极端热忱,严格做到“六查十二对”,用先进护士的事迹勉励护理人员忠于职守、敬业奉献,不断升华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修养。
3.3 加强技术操作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要做到月有计划,季有安排,月有考核,日有督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加强专科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训练,护理人员应急能力和应对手术新项目能力的训练。
3.4 强化缺陷防范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手术室遇人员变动、新护理人员上岗、护理工作量加大等情况,应适时开展护理安全教育会,对容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工作环节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以使安全管理制度班班得到落实。工作中可充分发挥质量督查小组长的作用,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杜绝;出现失误苗头及时反馈;在缺陷事故发生频率高的时段,如急诊手术陡增,护理人员过于疲劳时,应加强人力投入,合理调整人力结构,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创造宽松、融合的工作氛围,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应对和防范能力,防患于未然。
3.5 用实例教育护理人员,防微杜渐 前人的过错是用诸多患者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教训。护士长应随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护理失误和做一个合格手术室护士等方面的有关报道,以身边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来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现身说教、加深印象,严防护理失误的发生,降低由此导致的医疗纠纷,有效规避职业风险。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加强护理安全管理的认识和思考.中华护理杂志,2004;3(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交流技巧刍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