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方法探讨 |
|
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方法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管理方法,降低因护理失误导致的医疗纠纷。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近4年来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各种情形和发生原因,采取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操作流程、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技术培训、合理调整能力结构、用实例进行教育等措施,来防范护理失误,降低职业风险。结果4年来,护理缺陷发生率<0.04%,护理事故发生率为0,因手术护理失误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为0.01%。结论:高度认识手术室护理失误给医疗安全带来的巨大影响和使医疗风险程度的加大,使护理管理者能正视护理失误的客观存在性,找到其发生发展规律,正面引导护理人员杜绝失误,反面分析失误原因吸取教训,防微杜渐,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因手术护理失误导致的医疗纠纷和职业风险。
关键词 手术室 护理失误 风险 规避
手术室护理工作实践性强,连续性强,风险程度高。手术患者病情的错综复杂,手术种类的繁多别样,手术方式的改良进化,手术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标准要求不尽统一,这些均给手术室护理带来了诸多问题,提出了时代挑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素质、经验、思维方法及操作水平的差异性,护理人员在各个工作时段的身心状态,决定了护理工作将永远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失误,进而使医疗风险程度加大。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加大手术安全系数,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使因护理过失导致的医疗纠纷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我科探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规避方法,现报道如下。
1 导致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常见情形 手术室易发生缺陷、事故的环节很多,且大多数由护理不当引起。一旦发生失误,轻者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方案的实施,延误时间,重者导致患者残疾或者死亡,使职业风险加大。
1.1 接错患者 患者入室前,麻醉师和护士执行病员查对制度不严,术前访视未做,医患、护患沟通不良,患者紧张情绪、焦虑状态未得到缓解,致回答问题答非所问,含糊其辞,易发生接错或错入手术间。
1.2 手术体位安置不当 手术患者的肢体和躯干部骨突出处,若因体位放置不当,局部长期受压,易致Ⅰ°压疮发生;约束带过紧,两上肢过度向外伸展易致神经损伤,出现肢体瘫痪;头颈项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呼吸循环,重者心跳呼吸骤停。
1.3 器械准备不完善 手术器械包、布类包的准备,其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钳端夹持不紧,刀剪不锋利,缝合线韧性下降,吸引器负压过低,自动撑开器螺帽滑丝等,均使手术难以顺利进行,进而风险系数加大,安全系数缩小。
1.4 术前物品清点有误 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士在关闭体腔前后,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数量不符,或因操作不慎致缝针脱落,方向不明,寻找困难,使手术患者历经术中风险时间延长。
1.5 手术仪器未处于功能状态 麻醉机、高频电刀、吸引器、心电监护仪等用前未试机,是否处于功能状态未得到肯定就盲目使用,其故障发生率增加。电刀极板固定不牢,造成脱落和污染甚或患者皮肤灼伤。
1.6 术中用药执行有误 手术室麻醉药、急救药[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护士在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交流技巧刍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