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
|
宜采用商量的口吻,而不能采取命令式语言,建立最佳的护患关系,能提高治疗效果,其中也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4]。
不勉强改变和制止他们的生活习惯和怪癖,要急他们所急,想他们所想,象亲人一样地关心和爱护他们。从而消除了老年患者的思想顾虑,信赖于我们,自觉和我们合作,从心理上树立了治疗疾病的安全感。
与患者交谈时目光应注视患者,使患者把注意力集中在听你说话;内容简单、直接,一次只说一件事;不懂时,多重复2遍。可以说些宽慰的话:“看你气色挺好,疗效不错,你的子女对你真关心。”
2 癌症病人
2.1 癌症病人的心理 第一心理节段为震惊期。很多病人最初听到癌症诊断时, 第一个反应是震惊。有的人感到动不了,走不动路,有的出现暂时性痴呆,不知所措,言语失控,有的会突然虚脱、哭泣,突然极度忧虑,甚至自杀。
第二心理阶段为否认期:当病人间接或直接听到自己得了癌症时,病人的反应就是否认,“不可能”,“他们肯定搞错了”。不仅是病人,甚至病人的家属也都要经历一个短暂的否认期。此时病人的心理就是想尽一切努力否认这个诊断信息,他们总是寄希望第二、第三、第四个医院或医生来否认这个诊断,甚至不顾身体的疼痛,千里迢迢到外地大医院会诊。
第三心理阶段为愤怒期:当病人经过短暂的否认而确实了解无望时,就很自然产生一种愤怒的情绪。“为什么不幸要落到我的身上?”“苍天待人太不公平”于是一种愤怒、怨恨、嫉妒的情绪自然而然地产生,故意找茬摔东西,发脾气并常常发泄到家属和亲人的身上,不配合治疗。
第四心理阶段为忧郁期:此时病人心情明显忧郁,深沉悲哀,痛苦。有时痛苦流涕,有时沉默不语要求会见亲人或自己思念的人。
第五心理阶段为接受期:此时病人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听从命运安排的心境形成了,他的恐惧、焦虑、痛不可言的情绪已消失,他已在事实面前接受了这个诊断,并且变得昏昏欲睡,疲倦,衰弱,孤独。
我们护理人员不能认为癌症病人已无生还的希望而放弃对他们的关怀与护理。相反在癌症病人人生的最后阶段,更要对他们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来关心爱护他们,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心和奉献,尽最大的努力减轻病人心理上和肉体上的痛苦,以延长病人的生命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己任,使病人安详、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我们护理人员在癌症病人向我们诉说各种情况时,要倾听,让病人倾泻他的情感,并表示热心、支持和理解,使用合适的神态,不要回避病人的目光。对病人提出微小的愿望我们也要加以重视;对于晚期病人他们常感疼痛及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所希望我们护理人员给他解除身体痛苦时,应全力以赴,首先考虑减轻他的一切痛苦。疼痛不仅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理功能,而且会影响病人的社会心理感受,严重时影响病人生命最终阶段的生存质量[5]。对不能发出声音的晚期病人,我们护理人员要握握他的手或抚摸他的背,也能起到倾听的作用;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善,指导病人做自我护理,并根据病人的需要随时出现在病人的面前,让他们感觉我们是真心的爱护他关心他。使他们一直保有可能恢复的希望。
过去,我们认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应向病人透露疾病诊断的真情。实际证明,这种做法并不一定使病人满意。有的病人病情已奄奄一息,但医护人员仍一再说:“一定能治好……”,结果反而引起病人的猜疑和不满,甚至在病人临终前引起怨恨,影响一些临终病人应当完成的事,在家属的心理造成终身遗憾。我们护理人员应该预料到,病人一旦认识到自己的病不能治时,他可能作出防卫反应。我们应该帮助病人使他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而感到满意。随着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护理人员在护理癌症病人过程中,采取多种心理护理方法,以减轻癌症病人的悲痛。
我们认为:良好的心理护理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技能。心理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为躯体疾病的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心理护理有利于克服患者对疾病的各种消极思想,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心理护理有利于协调护患关系,有利于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维亮.护患关系对精神病人康复信心影响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3;17(5):565~566
2.王兆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 下一个医学论文: 规避手术室护理风险的方法探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