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 |
|
护理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
护理纠纷的防范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控制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标准之一,因此分析和讨论护理纠纷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防范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1 护理纠纷产生原因分析
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相对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少数护士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护理行为缺乏严肃性,往往被患者和亲属认为是无法忍受的侵权行为。
1.2 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 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乏主动性,态度生硬,技术水平不过硬,对待病人没有同情心和爱心,依赖陪护人员作基础护理。往往引起患者的不满而引起纠纷。
1.3 工作失职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医护人员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执行查对和交接班制度,护理管理者管理不严,缺乏指导,监督作用,疏于管理,而造成制度流失,护士缺乏慎独精神使治疗护理过程中产生医疗差错和事故。
1.4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病人来自不同阶层,年龄,生活方式、性格,文化等不同,医院提供的服务很难满足病人和亲属的所有需求,护士没能做到与病人有效的沟通,不了解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及社会需求,常常会引起误解而产生纠纷。
2 防范措施
2.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法律观念 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防范医疗事故的根本;个别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使护理纠纷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护士转变观念,学习和熟悉国家的有关法律,而不能停留在过去的护理道德观来评价自己的护理行为,要熟悉自己工作中存在的潜在性法律问题。护理人员要学法、懂法、用法。深化护理改革,依法实施护理管理,组织法律知识讲座,进行案例分析、对比。注重能力修养,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遵守职业道德和履行告知义务。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2.2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目前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做到对病人尊重体贴,服务热情周到。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与病人进行有效的购通。即使工作出现某些失误,也可得到病人及亲属的理解。从而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2.3 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容不得半点马虎,各项制度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护士必须严格遵守,工作中要有严谨求实的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精神。高度负责认真完成好每一项操作。护士要加强技术训练,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有过硬的本领,才能满足患者的要求,才能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2.4 加强各级管理,积极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管理者要关心和掌握护士的心理、生活需求。技术上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还要加强提高素质的培养,保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合理安排班次。加强内涵建设,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护理部要定期召开会议,对每一起纠纷进行及时、客观、深入的讨论。分析客观因素,查找主观原因,及时做出处理,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从而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上一个医学论文: 鼓励性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