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围产期特殊心理变化分析及心理护理


围产期特殊心理变化分析及心理护理         受孕、妊娠、分娩、产褥、哺婴是一生中的自然生理过程,都能引起比较复杂的心理变化,特别在围产期心理变化十分复杂,有将成为母亲的喜悦,也有对分娩恐惧、忧虑。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已经关注到社会、文化、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因此,注意孕产妇的心理变化,做到正确的心理护理,使病人建立最佳心理状态,以降低难产发病率,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婴儿的健康。本文对围产期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然后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 1  心理变化分析 1.1  紧张心理  多数初产妇对分娩过程无体验,缺乏知识,怕产痛,怕出血,B超提示脐绕颈,就担心胎儿处于不利状态,有危险,有宫缩就紧张不安,加之陌生环境:如病房、待产室、按产室、医护人员各种医疗器械,其它产妇喊叫,呻吟等影响。 1.2  恐惧心理  怕医务人员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技术不过关给自己带来灾难,怕难产,自己不能承担分娩负担,胎儿畸形,特别怕胎儿过大,损伤胎儿,强烈要求剖腹产。 1.3  忧虑性心理  由于封建意识残余影响,社会的压力,仍存在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如“儿代单传”怕生女孩,受到歧视(农村特别突出),家庭关系不和睦,造成情绪不安,或因孕期患病用过一些药物对胎儿有影响而忧心忡忡,甚至导致严重的神经衰弱。 1.4  矛盾心理  顺利分娩后的欣慰感,做妈妈的幸福感,产后疲劳感,孩子与想象性别不同的沮丧感,以及丈夫、婆婆和周围人的态度等等原因交织在一起,形成心理上的矛盾。 2  不良心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 2.1  紧张恐惧对宫缩的质量和宫颈扩张产生不利的影响,恐惧增加紧张,紧张增加疼痛,疼痛反过来又增加恐惧和紧张,形成不良的循环状态。 2.2  机体对紧张的反应可释放某些激素,如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子宫血流量减少胎儿缺血、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窘迫,产妇血压升高易导致产前子痫。 3  心理护理 3.1  妇产科医护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围产期保健知识,孕妇入院后医护人员要富有同情心,积极主动、热情详细介绍医院情况,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职责,医院特殊先进设备,使他们尽快熟悉和适应新的环境,并向产妇宣传围产期保健知识,如注意饮食、休息、宫缩与分娩如何配合。分娩是生理过程,宫缩是促进产程进度,必要时看录相,使她们熟悉和了解分娩过程,对她们提出的疑问要认真给予回答,使每个产妇有一定心理准备,即能消除紧张、产痛的恐惧心理,增强产妇的分娩信心,有安全感,使分娩顺利进行。 3.2  对忧虑性心理的孕妇可以调动心理防御机制,从她们的言行和态度中分析出原因,做好亲属们的思想工作,配合亲属们一起,切实解除孕妇在生儿育女中的后顾之忧,对于担心会生下畸胎或怪胎的孕妇,要认真地讲述科学道理,并及时向医生反映做出必要的检查,使她们振作精神迎接分娩。 3.3  积极消除产后的矛盾心理,要耐心劝慰,对亲属和周围人的态度、言行,事先做好必要的安排和嘱咐,对产妇家属关系紧张,要尽量帮助找出解决的途径,对于饮食、休息、哺育新生儿的方法给予一定指导。 总之,在围产期内因职业、年龄、文化、经济状况、生育经历、家庭关系、孕前性格不同,所产生的心理变化也不尽相同。早产、难产、产程延长,产时剧烈疼痛,产后大山血,胎儿的发育,产后泌乳否,这与妊娠时的心理状态有关。做医务工作者要关心体谅她们,要根据孕妇各种心理变化,寻求探索,解除这种心理障碍的途径,认真做好护理工作。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孕产期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羊水过少的诊断处理与围产儿预后
    外来流动人口孕产期保健调查
    围产保健对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影响
    围产期心肌病的护理6例
    恒速泵静脉输入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的观
    围产期伊文氏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
    孕产期妇女心理护理
    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围产期保健中的作用研
    减少过期妊娠围产儿死亡率临床分析 附
    产前子痫及围产儿50例预后分析
    临界羊水过少与羊水正常孕妇行阴道试产
    参附注射液治疗围产期心肌病35例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