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
|
人休息时间,体谅正在受病痛折磨的病人能有一觉的珍贵。
1.9 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语言等方面的标准要求 以:“您好”为先,“请”字开头,“谢”字结尾,不直接呼病人床号。每天晨会后,护士长带领护理人员进入病房向病人道早安,巡视病人。晚上下班前进病房向病人道晚安;在病区外遇上病人也要打招呼问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1.10 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护理紧急风险应急预案及意外事故紧急状态的应急预案,如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措施;如遇到火灾,护士应如何疏散病人,如何使用灭火器等。把病人生命健康提到至高无上的位置。
1.11 平等对待患者 换位思考,把自己想作病人或病人家属,来感受一下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才能体谅病人的痛苦,才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尊重患者人格,同情病人痛苦,理解病人所需,才能为他们创造温馨、舒适的环境。使他们感受到在院如在家,才能把病人当亲人一样尽心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人性化护理。
1.12 注重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也就是心理呵护,是在尊重病人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上,认真倾听病人的心声,了解病人的内心,在护患之间建立起互相信赖的关系;同时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等达到影响病人心理的目的,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针对检察及手术前病人有紧张、恐惧的心理,责任护士和护士长亲自到病人床边开导,指导病人,与病人进行亲切交谈,消除病人恐惧、紧张心理。
平等和尊重是护士和病人达到有效沟通的前提。要耐心倾听,掌握好语言艺术,善于察言观色,发现“苗头”妥善处理,经常征求病人的意见,当病人指责护理工作时解释要耐心,态度要诚恳,当病人对护士有误会或发脾气时,护士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或由同事处理,自己暂时离开病人,绝不与病人争吵,这是人文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1.13 开展个性化护理 个性化护理是考核护士工作主动性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等存在个体差异;病人在疾病不同阶段又有不同要求。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病人在疾病不同阶段进行个性化护理,如给手脚不方便的病人进行注射或操作时,主动协助病人解系衣扣或裤带;年老病人下床活动时在旁搀扶;对没有家属陪伴的老年病人夜间做好交班,告知病人夜间如有需要请按呼叫器,夜班护士会及时到病人床边给与帮助,对此类病人护士要经常巡视等。
1.14 耐心指导出院病人康复内容,留给病人科室电话或主管医生、护士长、主管护士电话号码,告诉病人什么情况下复诊以及复诊时间,护士送病人到电梯等。
2 改善护理设施,体现人性化管理 改善病人住院环境,增设卫生间,安装空调、电风扇,更新功能病床,更新病人被服,更新窗帘等,为病人提供实用、美观、舒适的环境。电脑一日费用清单打印,使各项医疗收费透明化,使病人了解医疗费用,明白消费,增强病人对医疗的信任度。病区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提供便民措施,增强病人健康意识,使病人在防病、治病等方面得到帮助和指导。
3 建立病人评价和反馈制度 各病区每月召开一次工休会或通过与病人谈心交流时倾听病人心声;每月发放病人问卷,了解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和意见建议;建立社会监督员制度,接受社会各界人士对医院的监督,根据病人的需求和意见改进护理工作,让病人满意。
通过以上措施,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观念得到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也明显提高。病人满意度的提高,充分说明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在护理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施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需要,是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林茜,施姬.护理需要人文关怀.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11(21):56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3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