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           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关键词    护理  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平等的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与生存质量的关注,是对人的应有的人格,尊严和需求的肯定,以及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它集中表现为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弘扬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护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其核心是“以病人为中心”,把对病人的关怀作为一切护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集中体现在对病人自身的价值、病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及其他权利、病人的需求和要求、病人的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因此,人文关怀是护理工作、护理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特点,从“人文”入手,在现有的医护设施条件下,通过提供精湛的技术、周到的服务、亲切的语言、得体的举止、细致的照料、视病人如亲人等为患者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得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现介绍如下:   护理人员改变观念,建立和强化“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义务本位”向“权力本位”转化,以及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学科的自身发展,要求护士要转变观念,护理活动要时刻体现人文关怀理念。通过加强职业道德、强化人文关怀理念、有目的地组织护士进行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改进护理措施、积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来实现。这样即体现了对病人“以人为本”,也体现了对护理工作主体之一的护士的人文关怀。 1  那么,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  我们先从病人就诊到住院到出院的全过程中举例: 1.1  病人在门诊就诊,我们尊重病人的选择权,让病人自己选择医生  对于不知道自己要在哪个科室就诊,对我院医生不了解的,导诊护士耐心询问病人情况,介绍医生特长,帮助病人选择医生。 1.2  病人入院时,护士热情接待,在条件允许下,由病人自己选择床位  护士做好入院介绍和自我介绍,介绍床头灯的使用方法、卫生间的使用等。 1.3  给病人进行服药,注射、处置、输血等  护理人员经常接受规范化、标准化的操作培训,熟练掌握各项技术操作,不断提高操作水平,减少病人痛苦;操作前向病人解释,说明目的和方法。在穿刺过程中体谅病人的痛苦,穿刺不成功时要向病人道歉,操作完毕要向病人致谢。为病人整理衣服或裤子,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给轻病人送药到手,给重病人送药到口,帮助病人取温开水。 1.4  给病人进行晨晚间护理及生活护理时  不要打扰还在睡着的病人,病人在进餐时,不能为病人整理床单位或床头柜;协助或帮助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洗脸、口腔护理、洗手洗脚、抹身等,及时更换已脏的被单,整理窗帘等,为病人创造清洁、美观、舒适的环境,促进病人身心健康。 1.5  饮食护理方面,在遵医嘱给饮食种类的同时,在不影响病人康复的同时,也要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比如给病人流质饮食,有的病人喜欢吃玉米糊,就不一定要求病人吃牛奶,豆浆或其他米糊等病人不喜欢的食物。 1.6  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向病人介绍医院规章制度,如查房时间、探视陪人制度等。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如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介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 1.7  在通知或护送清醒病人去检查时,在不影响诊疗的情况下,要尊重病人的时间选择,尽量不要指定病人在这个或那个时间去检查。在护送的过程中关心病人的冷暖,为病人加衣服或盖被子等,观察病情并询问病人感受。 1.8  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或抽空腹血时的人文关怀  要根据病人的作息时间安排工作程序,比如夏天早上6:00以后,冬天早上6:30以后再到病房操作,把原来由夜班早上测血压改由主班8:00以后测量;同时做到“三先三后”,即先端托盘后推车,先入小病房后入大病房,先招呼后操作。做到“四轻”即操作轻、开门轻、走路轻、说话轻。这样就可以还给病人多一点休息时间。晚间各种护理操作和监测手段也要尽量避免影响病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纤支镜行瘤体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