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层医院手术室常用加压输血方法 |
|
基层医院手术室常用加压输血方法
输血是将全血或血液的某些成分通过静脉或动脉输入体内,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危重病人抢救及外科手术中应用更为普遍,尤其在失血性休克和容易出血的较大手术中。如:肝、脾、肾、颅脑等,若失血过多、过快时,需进行加压输血,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防止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也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措施之一。
输血分动脉输血和静脉输血两种。而静脉输血是常用的输血途径。有三种方法:外周静脉穿刺术、中心静脉插管术和静脉切开术。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基层医院,由于受经济条件及资源所限,很少用静脉插管,手术室常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血,一般选择粗、直大血管,上肢头静脉、肘正中静脉、下肢大隐静脉。虽然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带来了很多方便,但由于血液粘滞度较大,加上失血病人循环较差,有时受病人肢体位置影响等,输血速度达不到抢救危重病人和手术的要求,此时,采用加压输血,手术室的加压输血是在对病人进行心电、血氧、血压、尿量等监护的情况下使用。现就我院手术室常采用的加压输血法介绍如下:
1 三通法 是将三通的后孔接输血器,前孔接留置针,侧孔接20毫升注射器,先将血吸入注射器内,改变三通开关通路,将血液注入病人静脉。如此反复注入,每2~3分钟注入100~200毫升。可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推注速度。例如:有一全身多处刀伤患者,由于失血过多,被送入手术室后血压为0,意识丧失,呼吸停止,仅存微弱的心跳,经过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的共同抢救,病人的血压回升了,呼吸、心跳恢复正常,意识清醒了。当时,我们用静脉留置针连接三通在上肢和下肢建立了两条静脉通道。一条通道输血,一条通道输入晶体及抢救用药。采用的三通法加压输血,为病人加压输入了800毫升血液。
2 血压计袖带法 是将血压计袖带以环绕的方式缠绕于输血袋上并固定,然后通过气球充气,对血袋施加一定的压力,这时血液滴速将会增加到150~200滴/分钟,有时会成为线型,每5~10分钟可输入100~200毫升血液,滴速变慢后,可重新缠绕充气。笔者曾巡回一左半肝切除术患者,在切除肝叶时,结扎肝左动脉等大血管时,出血较多,病人血压快速下降,我们采用了血压计袖带法加压输血,使血压回升,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3 双手挤压血袋法 即操作者站在踏脚凳上,双臂上举,双手握血袋直接挤压,以加快输血速度。
4 挤压茂菲氏滴管法 即操作者左手拇指、中指固定茂菲氏滴管、食指将茂菲氏滴管上端的输血管反折阻断血液通过,用右手握住茂菲滴管进行挤压,然后再松开左手食指,恢复血流,如此反复进行,也可加快输血速度。
上一个医学论文: 三胞胎早产低体重儿的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