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分析与探讨

国法律出版社,2001 2.江苏省卫生厅.病历书写规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张晓华.新形势下护理记录中的问题及管理思考.实用护理杂志,2003;19(8)                             浅谈护理风险与对策             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预防和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是安全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而大部分护患纠纷的发展,都起因于细节。那些大的、明显的错误大家都会警觉,会小心地避开,而使大家丧失警惕的正是那些熟视无睹的小沟小坎,就存在于我们刹那间的疏忽大意中,存在于我们某一个时刻的少问一句少看一眼中,随着医学、护理学发展日新月异,每天都会生出新的难以预料的问题,引发新的护理风险。如果我们的每一个护理人员都有很强的风险意识,能够在工作中主动、细致地去规避各种风险,是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重中之重。   1  建立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护理工作受很多因素的制约,把环节质量管理控制好,能从根本上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如合理确定护理人员的劳动负荷,注意护士的劳动负荷强度,防止长期超负荷运转带来的危险。护理人员的数量保障,是开展各项护理工作,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2  严格各项规章制度,严守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      在执行医嘱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慎独精神”,加强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各种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护理常规进行。操作要规范,态度要认真。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前,要认真履行告知义务,维护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和隐私权。在观察病情过程中,要多问、多看、多查。在单独值班期间应多巡视病房,观察病房的各种情况以及医疗设施是否安全,了解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检查各种管道否通畅,有无脱落等,对危重患者要严密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出现的阳性体征和病情变化,应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切不可擅自处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对医生的口头医嘱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并及时做好记录。   3  加强风险意识教育和培训工作      有关专家指出:只要有医疗活动,就必定存在医疗风险[1]。临床护理活动,同样也存在风险。虽然护理风险事件不能完全避免,但通过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护理风险事件是可以减少和避免的[2]。科室护士长可利用晨会、交接班或业务学习,讨论报纸或杂志上刊登的典型医疗纠纷安全,从中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对科室工作中出现的差错或差错苗头,以及患者反映不满意的地方,可随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即使在工作轻松时,也不能麻痹大意。  4  规范护理文书、客观、准确、及时、据实记录      要做好护理文件的书写和保管。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护理计划单,这些都是患者病情及治疗全过程的客观反映,是临床护理工作的原始文字记录,具有原始性、科学性、完整性,并且是发生纠纷时的法律依据,护理人员应真实、及时、完整、准确、详细,客观地记录和书写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文件时不得涂改,字迹要清楚,语言要流畅,表达问题要清楚,不能模棱两可,护理文件记录情况应与医生记录相一致,若收集资料有差别,应与医生商讨后再记录。同时加强护理文件的保管工作。   5  注意护患沟通,规范服务言行      护患有效的沟通,是建立护患关系的一个良好的开端,要充分赢得病人的信任和认可,护理人员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要遵守护理行业规范,用我们的“五心”(接待病人热心,治疗细心,护理精心,解释耐心,征求意见虚心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直接进急诊手术室抢救严重创伤77例
    创伤骨科急诊入院病人漏诊与误诊的分析
    葛根素对急性缺血再灌流损伤肾脏的保护
    控制性降压对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安全性的
    我对急性胰腺炎诊治的几点看法
    急诊ESWL治疗后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2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杠杆挤压式复位法急诊治疗跟骨骨折36例
    超早期钻孔引流加气管插管过度通气对急
    还元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
    冷凝集试验强阳性病人急诊体外循环处理
    高压氧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
    过敏性休克的急诊急救及临床体会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