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多发性骨折 胸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休克的护理 |
|
6.1 腹部双腔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将引流管置于床旁,防止扭曲、受压、堵塞及脱落,病人变换体位时尽量减少牵拉以免引起疼痛。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每日更换引流袋及引流管皮肤纱布时,严格要求无菌操作,接引流袋子时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以免引起逆行感染。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渗出情况,防止术后腹腔内出血及切口出血。术后第三天引流液颜色较淡,24小时引流液少于20ml,腹部无阳性予以了拨管。另外,脾切除后密切观察血小板的变化,术后3d每日查血常规,以后隔日查1次,一般术后7d血小板达最高峰,患者无头痛、腹痛、肢体肿胀,血栓形成,静脉栓塞等脾切除并发症
2.6.2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术后我们采取半坐卧位,将水封瓶置于病人置管水平下80cm处,以免因水封瓶高出切口之上引流液倒流,导致感染,太短而引流不畅,太长而易致扭曲增大死腔影响通气。密切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有无溢气,水柱波动情况,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协助咳嗽和排痰。每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的引流装置。术后第4天,水柱波动消失,引流液24小时为15ml,呼吸音正常给予了拔管,拔管后病人呼吸正常,切口无漏气、渗液、出血、皮下血肿等并发症的出现。
2.7 骨科专科的护理
2.7.1 术前准备 术前我们将手术视野内的皮肤汗毛或毛发剃净,再清洗擦干,用碘酊涂擦,用75%乙醇脱碘,覆盖无菌纱布后用胶布固定。次日术前30分钟给予静脉滴注新福欣1g,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和苯巴比妥钠0.1g。
2.7.2 术后护理 手术后我们以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上原则摆放石膏外固定的肢体,并用枕头、沙袋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和患者末梢血液循环及感觉情况。指导患者及时恢复功能锻炼,目的是恢复局部肢体功能和全身健康,防止并发症,使手术达到预期效果。术后1~2周,在医护人员的辅助下,活动量由轻到重,幅度由小到大。在手术切口愈合、拆线、去除外固定用物后3天,根据病情需要,在初期锻炼的基础上及时增加运动量、强度、时间,增加肺活量及促进循环,防止肺不张。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士在训练时,注意下肢的屈伸,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内收、内旋,膝关节的屈曲、伸展,踝背伸和内翻,踝跖屈和内翻,足趾背伸,每项做20次,患者在自己不能完成训练时,我们协助患者做被动运动训练,防止废用发性萎缩。并配合骨折治疗仪、按摩、针灸辅助治疗,使肢体功能尽快恢复。
2.8 出院指导 耐心细致的做好康复指导。我们详细做好病人出院前的卫生保健指导,根据病情提供了一套适合患者的功能锻炼,合理的饮食,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激动,预防感染,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心理及乐观的情绪,每3月复查一次。对一些因手术致身体暴露部位的疤痕,指导病人用衣着及服饰来掩盖,使病人恢复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黄金,姜冬九.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7
2.郭桂芬,姚兰.腹部外科引流术及护理.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6
3.邵敏,张丽,吴敏.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3;7(2):33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介绍 下一个医学论文: 对宫外孕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