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出血患者的出院指导 |
|
准确的,因肠道对糖的吸收在饭后2小时,血中浓度最高,尿中量最高,以后逐渐下降,4h后基本稳定,所以,上一次排小便的时间对尿糖的化验是有直接影响的,应在饭前半小时排掉小便后,在用餐前再留尿查尿糖。此外,老年人由于肾小动脉硬化致肾糖阀增高,而出现高血糖、低尿糖的假阴性。所以对初诊的糖尿病患者应以血糖判断糖尿病的治疗控制情况。
2.2 复查血糖采血时应注意的问题 静脉输液时测定血糖,不能如实反应体内血糖浓度,应在输液停止2小时后,抽血测定,才能真实反映体内成分的变化,如果患者夜间睡眠不佳,晨起空腹采血测血糖,也会影响检查结果。因胰岛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增多,其睡眠不佳则分泌减少,血糖水平相对增高。
2.3 对低血糖后高血糖反应的观察 常见于胰岛素用过量,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餐,或活动量过大所致。过量的胰岛素治疗后出现低血糖,又迅速出现代偿性高血糖,称为索莫基现象。这种现象常掩饰了临床严重的低血糖而造成治疗错误。因此,对于大剂量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当病情不稳定,顽固性酮症时,不要只考虑,病情恶化,胰岛素不足,而要警惕索莫基现象,及时测定可疑病的血糖,尿糖及酮体,尤其餐后3~4小时血糖及夜间睡眠中的血糖,以免错过无症状的低血糖发作,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2.4 对糖尿病并发症的观察 糖尿病并发症多且症状不典型。有1例高龄糖尿病患者,由于平时注意用药,严格控制饮食,生活规律,病情稳定,晨起后快速步8里后,后因心情不畅,尿糖化验“+”增加,空腹血糖上升到11.2mmol/L,血脂上升到9.15mmol/L,自述心前区发热,经护理分析认为:此时患者血糖、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加,致微循环障碍,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不典型表现,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示S-T段下移5mm,住院治疗经使用胰岛素,达美康,降糖灵等控制血糖,同时,配合应用扩冠状动脉药物,空腹血糖降低到6.9mmol/L,血脂为2.7mmol/L,心电图S-T段恢复正常,病情好转出院。因糖尿病患者可发生无痛性心肌梗塞及微循环障碍,所以,中老年糖尿病患者除做好常规护理外,还应严密观察病情,预防糖尿病性微血管强度及其他并发症。
3 小结 中老年糖尿病虽较I型为轻,但因老年人内环境稳定性功能下降,易出现脱水,低血糖,感染,糖尿病性心脏病,肾病变等许多并发症,所以应坚持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病健康知识与护理等几个方面综合治疗原则,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健康教育在家庭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