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科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初探 |
|
外科门诊实施健康教育初探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培养建立起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在门诊实施健康教育是顺应人们要求提高生活质量,保持身心健康的需要产生的,外科门诊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健康教育者应具备的能力的培养
1.1 沟通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开始,只有具备了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才能顺利进行。
1.2 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 包括疾病知识,心理护理知识,改良知识,休息活动知识,用药知识,预防并发症知识等。
1.3 指导能力的学习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是有效的,健康教育者只有把健康知识指导病人付诸实践,健康教育才能生效。
1.4 良好的职业素质
2 门诊宣教的内涵
2.1 门诊宣教的对象 宣教对象主要是候诊病人及陪伴人员,其特点是停留时间短,流动性大且心绪不平静。
2.2 门诊宣教的主体 宣教的主体是每天当班的医护人员,其中分诊护士担任主要的宣教职责,当班医生在询问病史、诊断疾病、开具处方的过程中对病人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护士在为病人进行换药、手术过程中与病人交谈,使病人获得健康知识,分诊护士在病人及家属候诊过程中,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2.3 门诊宣教的目的 其目的是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少影响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及自觉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科学护理,早日康复。
2.4 门诊宣教的形式 其形式主要采用口头宣教、文字图片宣教和音像宣教等
2.5 门诊宣教的方法
2.5.1 设立宣教栏 对常见病、多发病、高危病、利用宣教栏详细介绍病因、症状、预防、护理,供病人随时学习。对医学新发现和科研成果及医院新技术知识的介绍,都可以利用宣教栏报道出来,以指导患者就医。
2.5.2 发放宣教资料 对外科一些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护理、自我保健知识印制成宣教手册,放分诊台处,供候诊病人阅读,这样做既消除了病人候诊时的焦躁,又促使病人接受健康知识的教育。
2.5.3 有针对性的分别施教 分诊护士在分诊过程中通过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通过识别病情的轻重缓急,安排病人候诊秩序,危、急、重症患者首先安排诊治,轻病人按病种,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的教育。主治医生在病人检查、治疗过程中对病人的各种疑问给予耐心解答。
2.5.4 集中口头宣传 对流行性、季节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如:流感、SARS、禽流感等。在爆发、流行期间,进行集中宣教。简洁的告诫患者和家属,疾病的流行季节、典型症状、治疗、护理、预防,以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
2.5.5 采用音像宣教 有组织、有计划地将外科主要疾病及其预防、护理知识录制、播放。
2.5.6 示范教育 针对病人对医学知识了解的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予以示范。如:基础体温的记录,尿糖的测试等,由护士示范给病人。
3 效果 外科门诊通过一年开展健康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门诊量不断增加,由去年的13000人次,增加到15700多人次。许多患者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治疗疾病,而是来做健康检查的。这说明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②门诊经济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③为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增设了美容整形技术。目前,已成功做了重脸术、吸脂术、隆胸术、隆鼻术等近百例整形手术,拓展了外科手术范围。④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护士素质,改善了服务态度,病人满意度不断提高,强化了护士的责任感,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4 探讨
4.1 健康宣教需要医护人员群体素质的提高,健康宣教改变了过去护士分诊喊号,医生看病开处方的传统模式,实行以病人[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影响各类患者健康教育质量不同的原因及措施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临床上1例使用一次性气管切开导管的护理体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