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用心沟通 健康教育在护理实践中效果初探


用心沟通—健康教育在护理实践中效果初探 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的改变,“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思想逐渐提到日程上来,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和认可。治疗疾病需要身心兼治。为了顺应我院高水平服务质量的要求,我普外科二病区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中独立的一部分开展起来,“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与日常护理操作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这是我普外科二病区杨植主任对我科护理工作的更高着眼点,也是提高我科护理服务水平,提高医护人员素质的新举措。 “健康教育”满足了病人的心理要求,开展一个月来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我科开展的健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心理护理和医学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 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部分,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我们日常繁忙的护理工作中,多注重病人的治疗,对于病人的心理护理往往忽视或无暇顾及。而大部分病人都“心病”——得知自己患病时的恐惧焦虑,身处陌生环境的孤独无助,甚至对医生的诊断产生疑虑,此时此刻,医护人员一句安慰的话语,一个诚恳的微笑,对病人都有着积极的暗示和鼓励作用,如富有生活气息的称呼:大爷、大娘等,会拉近我们与病人的距离,消除病人的陌生感;多安慰病程较长,无人探望的病人,会使病人有家的归属感。在我科现就住着这样一位老人,由于病程较长,在后期恢复阶段,家人工作忙很少在身边,于是一有时间,我们医护人员便像家人一样的去陪他聊天,耐心开导,主动帮他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由于他行走艰难,不能外出,我们就主动帮他买买牙膏,卫生纸,奶粉的生活用品。在他刚换完药疼痛难忍的时候,我们握着他的手,细心的安慰,好几次他拉着我们护士的手,激动的痛哭流泪:你们比我的闺女还亲呢。 一个人患病后,必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我发现,癌症病人的心理变化更明显。“哀莫大于心死”如果病人缺乏关怀,产生绝望心理,意志薄弱,常常过早的死去。一位患者说过“得了癌症,一是吓死的,二是愁死的,三是病急乱投医治死的,四才是病死的”。作为医护人员,治疗病人的心病同等重要。例如乳癌病人,除面临癌症的恐惧外,还要面临乳房切除后自我形象的改变,有的患者甚至认为,女人如果切除乳房还不如死掉。通过健康教育,我们可以告知病人,癌症并非绝症,大部分患者可以通过综合治疗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而且我科开展的保乳手术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帮助病人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指导其合理进食,适当锻炼,使消极心态变为积极心态,乐观的配合治疗。        健康教育还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指导。针对不同的疾病提供相关宣教材料,如向乳腺疾病患者提供“乳腺肿物的自我检查”的宣传材料,向胆囊息肉患者提供“胆囊息肉患者关心的问题”的宣传材料等等;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宣讲有关护理知识,医学防病,术后饮食等知识,同时对患者认识上的误区加以引导,如在抗生素的使用上,大部分人认为越是贵的抗生素效果越好,用药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通过讲解,告诉病人抗生素不是各种“炎”症都能消的,每一种抗生素都有各自的特点,要因人因病选择,而且抗生素不能滥用,否则不但预防不了感染反而会引起静脉炎许多不良反应, 一方面使病人增加了认识,同时减小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我普外科二病区健康教育的开展,顺应了医院发展的要求,尤其是新大楼投入使用后,一流的医疗设施,住院环境,需要高水平的医护服务。健康教育的开展增加了病人对我们的信任,使病人和家属的满意度大幅度的提高。当然我们的健康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健康教育还没有成熟的模式,宣教知识缺乏等等,但我们会再接再厉,不断完善我们的心理、医学、社会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沟通技巧,不断的向新的领域探究。我们相信,凭着我们精湛的医疗技术,优质的护理服务,一定会让病人“满怀希望而来,身心健康而归”。 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温中法临证运用心得
    浅谈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的必要
    护生护患沟通技巧的规范培训与临床应用
    浅析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
    论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
    巧用心理学知识有效记忆英语词汇
    应用心率变异性测试音乐对手术病人的生
    精神障碍患者院前护送沟通技巧
    非语言沟通在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门诊护士与病人沟通探讨
    浅谈护理工作中的沟通技巧
    浅谈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语言交流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