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产期妇女心理护理 |
|
孕产期妇女心理护理
1 妊娠期 妇女对周围的事物感知敏锐,反应强烈,情绪不稳定;对妊娠又惊又喜,尤以二胎为重,往往既有想做母亲的喜悦,又担心难产,小儿畸形,是男是女,是否理想的忧愁。这一心理状态在妊娠的早期表现为显著。而在妊娠早期,有时还有嗅觉过敏,口味倒错和奇异嗜好,到了妊娠中期,情绪稳定,一切反应也见好转,甚至某些疾病会自觉减轻,晚期妊娠的生理和心理都比较迟钝,但焦虑心理表现尤为突出,妊娠妇女需要有一个温暖的家庭及社会环境,以便有一个平静,安祥、幸福的心境,保证胎儿健康发育,而产科门诊是孕妇就诊的第一线,良好的第一印象则是孕妇信赖和安全的基础。医护人员态度和蔼,举止端正以及耐心的产前检查和孕期指导,能够使孕妇情绪稳定,保证胎儿正常发育。同时也减少了孕妇对医院的陌生。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分娩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人类繁衍后代的自然规律,然而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都可导致难产的发生,而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却直接影响着孕妇的心理状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态度和蔼,举止端庄以及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使产妇情绪稳定,精力充沛的分娩。因此要求医护人员结合产程的进展,有效的进行心理护理。
在产程开始(第一产程)中向产妇及家属介绍有关分娩方面的知识,鼓励产妇进饮食,储存能量一备分娩,并嘱其在间歇期注意休息,阵痛时协助产妇作腰、腹部按摩,转移注意力及痛点,使精神安定,消除紧张情绪,取得她们的配合
第二产程:要教会产妇用屏气的方法增加腹压,间歇期注意休息,恢复体力,解除顾虑,已取得很好的配合,使胎儿顺利的娩出。
第三产程:如新生儿异常或性别不符合产妇的心愿应及时处理,近可能避开产妇同时做开导工作,妥善安稳产妇,减少顾虑,以减少由于精神因素而造成的负担,致产妇产后出血。
3 产褥期 产妇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孩子的安全方面,加之分娩,多数产妇以精疲力尽。因此,需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才能恢复疲劳,促进组织修复,增加体力,而诸多因素的影响则会使产妇恢复欠佳,比如:分娩不理想,婴儿啼哭,均可使产妇心绪不宁,见到婴儿的正常生理改变(新生儿黄疸,溢奶),也可引起她情绪焦虑;泌乳量减少。因此,要求护士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说话忠恳、果断、完整,做好产褥保健及产后卫生宣教,使产妇劳逸结合,精力充沛,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一个没有异常情况的孕、产妇能否顺利完成孕产期,这一生理过程,与产妇的精神状态及医护人员的言行有密切关系,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正确的心理护理可使孕期顺利,产程缩短,难产减少,乳汁分泌旺盛,为母子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个医学论文: 全程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用心沟通 健康教育在护理实践中效果初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