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经济中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对策 |
|
市场经济中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护理管理 对策 改革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完善,全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医疗市场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作为构成医院主体的护理工作者,同样面临着新形势下的种种挑战。那么,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如何处理护理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使护理管理适应现代化要求尤为重要。
1 面临的护理管理问题
1.1 由于护理人员不足,使床护比例失调的矛盾加剧,难以使知识医学科学及新医学模式的发展。由于历史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对护理人员产生了很大偏见,使我国护理工作者的数量长期处于缺乏状态。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这种状况仍未得到缓解。
1.2 基础护理工作被深化削弱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在实际工作中常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地位。
1.3 护理人才培养受到一定影响 由于科室经济利益与经济效益挂钩,人员定岗定位等原因,护理人员再教育受到限制,护士撰写论文,由于经费有限,虽被学术会议采用,却不能参加会议,护士脱产进修学习更是难以安排。部分护士由于受商品经济的影响,放松了对业务知识的学习,使业务知识得不到更新,不能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护理队伍的素质。
1.4 在经费消耗上出现护患意愿矛盾 市场经济改革中,一些不正之风影响到了医疗护理界。表现在诊疗经费上为院方增收想的多,为病人节支想的少,因此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病人又得不到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因此,引出了新的医患纠纷。给予上述种种问题,不同程度的增加了护理管理的难度,使护理质量以及护理事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2 对策
2.1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深化职业道德教育
2.1.1 树立利益观与奉献观相统一的护理职业道德。市场经济是讲价值规律,有偿服务的,它体现了物质利益的原则。医护人员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极易产生拜金主义。因此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病人利益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在改革大潮中,要教育广大护理人员不能把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无条件地推广到护患关系中,要大力弘扬热爱护理事业及无私奉献的精神,把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
2.1.2 树立收益观与宗旨观相统一的护理职业道德,要教育护士按市场规律办事,主动适应市场。当前,基本医疗护理服务尚未构成真正的市场商品形式的情况下,信誉亦参加了病人流向的竞争,因此,在注意经济效益的同时,务必提高对病人的责任感,以最佳治疗方案,最低成本消耗,靠优良的技术服务来争取病人的信任。
2.2 强化市场竞争要素,注重人才培养和质量管理
2.2.1 人才培养 人才是先进技术的载体,是市场经济的要素之一。发展护理事业在于培养人才和更新知 识,如不注重人才培养,就跟不上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迟早要被市场竞争淘汰。因此,要开展多方法、多层次、多途径的护理教育,有计划地安排进修、学习;同时健全人才竞争机制,健全人才考核、技术职务晋升制度,合理使用人才。
2.2.2 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既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也是市场竞争的要素,只有狠抓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对薄弱环节要多加注意,制定考评标准,定期考核,并与工资挂钩。
2.3 努力改善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可采取如下措施
2.3.1 适当控制扩大收容比例,加床控制在护理人员能承受的前提下。
2.3.2 对于非护理岗位占用的护理人员,则应严格控制。
2.3.3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时,酌情聘用正规卫校训练的护理专业自费生,严格培训后上岗。
2.4 遵守价值规律,逐步改革护理服务价格不合理状况 目前,医院临床收费标准中,不包含护理工作的劳动价值,这是不合理的,建议物价部门开设合理的护理费用。另外,护理管理者可充分利用已经进入市场经济的部分项目,补充护理费用。如:特殊病房、家床、点名服务、加班手术、美容整形、院前服务、院后康复指导等。做到在护理业务中,优质估价收费,既可满足市场不同层次病人的需求,也为护理管理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作出有益的探索。
[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心理障碍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几点浅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