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高职护理专业 人体形态学 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根据学科目标的新变化,本着“学科融合、办出特色”的总体思路,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学》的内容进行重组整合为《人体形态学》。本课程共分为十四章,按系统进行划分,先介绍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再介绍病理状态下人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将护理专业中常用的知识进行强化,对使用较少的知识弱化,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又对护理专业有较强的针对性。 2.4  《人体形态学》教材整合的效果  经过实践,我们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通过座谈讨论、考核、问卷调查,90%以上的师生认为《人体形态学》教材整合,绝不是教学内容简单形式上的重组,它对教师水平提高,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条件建设以及考试制度,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多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它突出了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满足了护理专业临床课程与护理临床实践的需求,充分体现了高职护理专业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特点。         同时,还表现在:增加知识内容、结构和层次之间结合的灵活性,有利于新知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和应用;多种学科有机组合,促进了学生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智力独立性,从事综合创新等多种能力;新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内容发生变化,可加强对教学效果测量的研究与实践,有利于考试的改革,引导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提高和创新思维培养,使考试变成学生继续主动学习的导向。课程结构的改变,必然使学生面临新的挑战,这也必然促进教师、学生队、机关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多研究学生思想,不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科整合,不是不要学科,只是消除学科间的隔膜,按学科发展规律,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综合分析,思维开创等能力方面得到良好训练。 2.5  《人体形态学》教材整合的主要特色 2.5.1  学科的重组与融合为基础,以人体的形态结构为框架,先介绍人体正常的形态结构,再介绍在疾病状态下人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可将正常的组织结构与异常的组织结构直接对比,故较为科学、合理。 2.5.2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分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被动与机械记忆所造成的应试与遗忘的循环,有利于学生发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5.3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分学科教学过程中相同或相近内容的重复,减少了教学时数,减轻了学生学习医学基础课的负担,并为学生学习人文课、护理临床课及护理临床实习提供了时间保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应用于护理诊断的探
    中医院实施整体护理的难点与对策
    也谈护理文书的改革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护理质量查房在整体护理中的实施与作用
    有关颅脑损伤病人护理诊断临床应用探讨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西北军队医院开展整体护理的难点及对策
    母婴同室实施整体护理的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经纤支镜行瘤体注药治疗晚期中央型肺癌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