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
|
职业病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职业病是指在生活或生产劳动过程中,长时间接触有毒物,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及体征。职业病人是一群特殊病人群体,他们身心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心理方面承受着工作、社会、家庭各种压力,内心深处特别脆弱,现将职业病人的心理特点介绍如下:①焦虑心理:患者常感觉自己体力不支,身体状况不佳,一年到头没有几天好日子,不是这痛就是那不舒服,反反复复交替出现这些症状,让人觉得心烦。②自责心理:常抱怨自己为什么会得这种病,感觉自己成天象废人一样,给国家和社会带来负担,同时更连累自己的家庭及成员。③恐惧心理:他们一旦感觉身体不舒服,就抓紧吃药打针,生怕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特别害怕死亡。④委屈心理:他们都是工作认真、诚恳、能干的好职工,在单位一干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没想到自己会得上职业病,后悔自己没有保护意识和卫生常识。
1 护理
1.1 特别注重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生活、治疗信心 作为护士,应使自己的衣着、言谈举止、技术水平都能给患者可以信赖和亲切感,并获得患者的尊重和信赖,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患者的各种心理伤害,给予不同方法的心理疏导,反复耐心细致地对病人进行各种心理治疗,多给他们讲解一些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要讲清、讲细,必要时可采用现身说法。针对老年人、低文化层次者易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使所有职业病患者真正面对现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一定从心理上接受现实,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增进心理健康,保持一种平衡心态。
1.2 加强功能锻炼和室外活动,促进身体健康 工作中,主动向患者介绍职业病的发展与后果,充分说明功能锻炼会阻止或延缓疾病各种症状及体征的出现与发展,而室外活动能充分改善通气状态和全身血液循环,要向患者解释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和室外活动的优越性。功能锻炼要因人而异,要量力而行,活动强度由弱到强,时间由短到长,以患者不感疲劳为度,以身心愉快为宜,使身心保持最佳健康状态。
1.3 加强临床健康教育的力度和范围,指导职业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它能教给患者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常见卫生保健问题和自我保护常识,充分调动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及其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自觉配合医疗护理,以利于康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积极采取各种方式、方法,与患者接触与交流,健康教育建立在熟悉和了解患者的基础上,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要,尤其是职业病人的心理需要和社会支持,做好社区职业病人的宣传教育工作。
上一个医学论文: 乳癌术后自我形象改变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高职护理 人体形态学 教学的启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