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急性心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关节为轴心,促进交替地作30度和背层运动,可使股静脉血流量平均增加35%,搏动度增强5倍。指导家属行腓肠肌按摩,双手握腓肠肌按压,力度适宜,每4秒钟一次,以增加下肢静脉血流速。 2.3.3.4  饮食与饮水计划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丰富维生素,高纤维、富于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偏酸性食物为主,如西红柿、梨、苹果,可交替食用;在心功能允许下,可多饮水,降低血粘稠度。 2.4  观查指标  观查两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2.5  经整理资料采用计数统计分析,X检验。   3  结果      通过应用预防计划护理程序。对预防AMI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显著的效果。     附表  两种护理对并发下肢静脉栓塞表成的比较 分组        例数        已发生        未发生        发生率 预防组       30           2            28           6.67% 传统组       30           8            22           26.68%    X=4.32  P<0.05。   4  讨论  4.1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血流缓慢,血管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AMI后存在很高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危险性,主要是因为此类病人同时存在多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首先,患者精神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对医护人员交代的绝对卧床,注意多休息等产生误解,造成卧床时间过长。其次,AMI患者年龄高,平均72岁,而有研究指出AMI在70岁以上的患者中71%患深静脉血栓形成。另外AMI常合并有心力衰竭,也是AMI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对AMI患者制定有效的预防计划护理,可达到防止或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 4.2  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30例AMI行卧床护理,预防护理组发生率明显下降至6.67%。其结果表示,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强预防计划护理,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此种预防措施简单实用,对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显著,不增加病人的痛苦及住院费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远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治疗与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5) 2.荆志成,程赤声.静脉血程形成—肺栓塞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肺动脉栓塞方集 3.程显声.进一步提高肺栓塞的诊断意识,肺动脉栓塞文集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急性脑缺血大鼠边缘系统谷氨酸及其受体
    左髂总静脉狭窄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
    急性肠脂垂炎七例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脂水平分析
    心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
    老年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诊治体会
    急性门静脉主干完全性栓塞支架置入术术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中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氯沙坦干预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 慢性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
    微量泵输注阿托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合并室性心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