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例心肌梗塞患者的心态分析及护理 |
|
ICU病房的老年患者,沮丧、孤独常使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所以,在加强床旁巡视时要善于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鼓励其战胜疾病的勇气。二要协调患者和家属之间的关系。愉快的心情,和谐的气氛,加之体贴入微的关怀,能使患者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家庭的幸福,加快了康复速度。三要改善环境。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认为,良好的环境在于肌体本能起作用来对抗疾病,同时改善抑郁的心情[2]。因此,有效可行的环境改善,对于沮丧、忧郁型患者极为有利。
3.3 恢复期 普遍处于良好的心态,能够客观地认识和对待疾病,懂得此病是可以治愈的,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治疗。此时适当地进行康复治疗,逐步增加体育锻炼,有利于体力和工作能力的恢复。但要避免操之过急。尤其对无痛性或异位疼痛性的心肌梗塞更为重要。无痛或疼痛稍有缓解即以为诊断上的失误。过早地下床活动、外出、行走都可使病情加重或猝死。对胆小多虑患者应消除其顾虑,说明活动可增加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康复,同时适当地帮助患者总结配合治疗护理的经验、教训和加强卫生宣教对巩固、强化良好的心态颇有裨益。
3.4 陈旧性心梗的复发 患者既往有心肌梗塞病史,再次发作,往往表现出急躁发怒的心理。对治疗、护理及药物的疗效会产生不信任感或持怀疑的态度。针对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护理上应做到有的放矢。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耳聋、眼花的患者,除了生活上要尽可能给予照顾和便利外,护理上应做到一要有感情;二要有礼貌;三要有耐心;四要守信用。对文化水平高的患者。说话要富有逻辑性、周密性。对文盲、文化水平低的、要求他们多和医务人员联系,不要相信自己和非医务人员的不正确评估。要用耐心和诚意,使其相信或明白,只有密切配合治疗,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才能减少此病的复发率,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有业,马文元.实用医学心理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3~92
2.沙正兵.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中情感障碍的护理.护理学杂志,1994;6~270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心理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探讨院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