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静脉留置针正压穿刺置管的临床运用 |
|
小儿静脉留置针正压穿刺置管的临床运用
摘要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痛苦。为更好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成功率,我科探索出一种更适合儿科特点的新方法—正压穿刺置管,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小儿静脉留置针 正压穿刺置管 临床运用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作为一种先进的输液器材,广泛用于临床,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痛苦,方便临床用药。尤其在危重患儿的抢救和儿科治疗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更好的使用静脉留置针,提高穿刺成功率,我科探索出一种更适合儿科特点的新方法—正压穿刺置管,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患儿120例。年龄1小时至1岁,其中男68岁,女52岁。新生儿肺炎35例,婴儿腹泻伴脱水2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6例,败血症1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7例,维生素K缺乏或伴颅内出血5例,营养不良5例,过敏性紫癜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2组年龄、性别、病种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除一般静脉输液所需用物外,备B-D22GA或24GA Y型留置针,3M透明贴,5ml注射器1付,生理盐水10ml×1支。
1.3 方法
1.3.1 随机分组 住院号为单号的为实验组,双号为对照组,2组均由同一操作者负责穿刺置管。
1.3.2 穿刺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方法,将输液管上的针头取下,和抽好5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连接,取出留置针与针头连接,排尽空气。选择血管,将穿刺点周围的毛发刮干净,常规消毒直径5~6cm。右手持留置针针柄,以15°~30°的角度直刺静脉,缓慢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用注射器抽回血,有回血后,左手拇指和食指持Y型接口慢慢将套管送进血管,同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翼将针芯慢慢退出,送管阻力大时,停止送管,再抽回血,有回血时,取出针芯。用透明粘贴固定。头皮针接输液器,调节输液速度。②实验组采用正压穿刺置管法,前面同对照组同。当进针见回血,再进针少许,确定套管针在血管内后,操作者将原握在右手手心的注射器活塞柄顶于右手大鱼际肌上,右手无名指和小指固定注射器的空筒,持续缓慢注射生理盐水,可使穿刺部位的血管充盈,左手拇指、食指持Y型接口慢慢将套管送进血管,同时右手拇指和食指持针翼缓慢退出针芯,待套管全部送入血管、血管未见肿胀,抽注射器有回血,再拔出针芯。用透明贴固定留置针,并在肝素帽附近用纸胶布稍作固定,避免小儿头部摆动,间接牵拉留置针,最后将头皮针接输液器,调节输液速度。
2 结果 见附表。
附表 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
分组 成功 失败 合计 成功率(%)
实验组 56 4 60 93.3
对照组 42 18&n[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高频热疗与化疗联用于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经皮腰椎间盘髓核射频靶点热凝术的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