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 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
|
实施健康教育路径 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健康教育路径是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依据标准健康教育计划为某一类疾病患者制定的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图或表格[1]。我院是1998年6月开始开展整体护理工作的,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开展的情况不容乐观,尤其健康教育常常流于形式。健康教育又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患者获得有效的健康教育,提高整体护理质量,2005年元月份,护理部把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我院,先以试点的形式对部分病种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收效明显,这种方法在我院已经得到了推广。
1 实施方法
1.1 教育动员 管理者的行为不见得每个护士都能理解[2]。护理部在准备引入健康教育路径之前,多次召开护士长、护士会议,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寻求做好健康教育有效的方式方法。首先肯定了整体护理的开展对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护士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健康教育纳入护士的日常工作,既密切了护患关系,又体现了护士的职业价值。再分析,现阶段医院和科室均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节省人力成本,常常拒绝增加护士或低薪聘用,甚至于无证上岗,护理队伍的现状造成了护士健康教育的能力较弱。再就是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着因个人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差异而致教育不到位的问题,并且不便于护士长检查督导。而健康教育路径是由医生和高年资护士针对某一类疾病的不同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和患者的需求而制定的,把健康教育内容制度化、标准化、具体化,护士只需按照路径要求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宣教,避免了护士行为的随意性。通过教育引导,调动了大家对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的积极性,为了扎实开展好这项工作,护理部先在泌尿外科、肝胆外科对前列腺增生汽化电切和胆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试行三个月后,逐步向全院推广的。
1.2 科室准备 试点科室由护士长负责,全科护士参与,针对某类疾病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在充分了解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针对入院后、手术前、手术后等不同阶段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收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能运用到的相关知识,编写健康教育内容,如入院第1天,介绍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病区环境及住院有关管理规定、次晨抽血化验检查项目的目的及意义等;入院第2天,介绍疾病常识、术前各项检查及皮肤准备的注意事项等;手术前1天,进行术前访视与心理疏导,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医生、手术体位、麻醉方式、简单的手术过程、术中配合,训练床上使用大小便器的方法等;手术日,介绍术后注意事项、正确体位与缓解疼痛的方法等;术后第1天,指导床上活动的方法与程度,介绍放置的引流管名称及意义及术后用药的作用与副作用;术后第2天,指导饮食与自我护理方法;术后第3天,介绍引流管的拔管指征及术后常见併发症的预防措施等;恢复期,进行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评价、发放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及出院指导等。
1.3 资料审定 科室将编写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收集的健康教育祥细资料统一上交护理部,护理部负责组织医院护理专家对其内容进行审定,为了使患者得到连续的、动态的、有计划性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特将健康教育内容编制成表格式路径,把教育常识编成健康教育处方,把各种疾病的教育路径表和健康教育详细资料发送于医院信息网上全院共享,当其它科室有同类疾病或合併有该种疾病的病人可以借鉴。
1.4 临床应用 病人入院后,由接诊护士将路径表挂于病人床头,责任护士或整护班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路径表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完成一项便在相应栏内打钩或签名,根据病人的接受能力,进行评估、教育、评估,直至病人或家属基本上能自觉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病人和家属掌握一项也要在相应栏内打钩或签名。责任组长或护士长每日检查后按优、良、合格评价并签名确认,还可以利用晨交班或查房时间检查病人情况,了解教育效果,每月组织2次整体护理查房,以确保教育质量。健康教育路径表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根据病人的教育需求不断地征求医生护士的意见加以修改、补充和完善。
2 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得以深化的关键内容。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应用规范的健康教育路径使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患者能得到规范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2.1 保证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 目前临床上护士短缺,使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很难做到一名护士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程、连续的健康教育;多名护士参与,常常出现教育内容漏讲或重复讲的[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脐带绕颈周数与羊水粪染的关系 下一个医学论文: 门诊注射室血管抑制性晕厥与过敏性休克的观察比较及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