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气道内导管是无菌的,减少感染机会,吸完气道内,再吸口鼻腔,可节约吸痰管。③吸痰时要选择管径小于气管插管内径1/2的吸痰管,我们选择14#吸痰管,既有利于插入,又有利于空气进入肺内,以免过度负压而致肺不张,每次不超过15秒,吸引负压10.6~16.0KPa,操作时要迅速插入至足够深(超过气管插管1cm左右)。④根据病情决定吸引次数和时间,患者条件差时,采取增加吸引次数,缩短吸引时间的方法,减少吸引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3.2.3  呼吸道加温湿化  在湿化器内加入无菌注射用水,温度调至32~34℃。 3.2.4  翻身、拍背  气管插管患者可以从仰卧→左侧位45°→仰卧→右侧位45°交替翻身,要注意导管勿脱出、折曲;同时用手掌叩拍患者的背部,自下而上,自边缘到中央顺序进行,手掌要卷曲成覆腕状,以增加共振力量。 翻身、拍背后给予吸痰。 3.2.5  导管的固定  由于患者对经口气管插管的耐受性差,经常会竭力将导管吐出,尤其是神志不清的患者,导管固定不好可致粘膜损伤甚至滑出,因此除了用1.5cm宽的胶布固定外,还要将插管深度列入护士交班内容,注明插管深度距门齿多少cm,以便观察。 3.2.6  口腔护理、牙垫换位  口腔护理时要两人进行,去除胶布后,由助手固定导管,取出牙垫,清洗干净后由另一侧置入,常规口腔护理每日2次,若有霉菌感染可用2%NahCO3擦洗。 3.3  拔管的护理 3.3.1  拔管方法  ①准备好吸引器、简易呼吸器面罩、氧气等。②拨管前将口、鼻、咽喉内分泌物吸净,放掉套囊内的气体。③将吸痰管插入导管并超出内端口,一边作气管内吸引,一边随同导管一起慢慢拔出。④为预防患者发生喉头水肿,可短期用DXM雾化。 3.3.2  拔管后的气道护理  雾化吸入2~3次/日;鼓励患者咳嗽排痰,教会其有效咳嗽的方法;拔管后要加强呼吸肌功能锻炼,方法是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呼气时口唇缩拢成鱼口状,用手按压腹部,使气呼尽,采用深而慢的呼吸8~10次/分,每次10~20min,每日数次(视病情),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可改善通气功能[3]。 4  体会  经口气管插管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人机联接方法,其优点是操作容易成功,所插导管比较粗,便于吸痰和降低呼吸阻力,且气道密封好。人工呼吸效果可以得到保证。其缺点是清醒者不易耐受,保留时间有限,一般72小时后改气管切开,而COPD呼吸衰竭患者一般年龄偏大不易接受气管切开,而较能耐受气管插管。我们通过对这组患者的护理观察,置管最长440小时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但由于病例较少,其临床应用意义尚待扩大应用例数后进一步评价。另外人工气道的护理在机械通气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吸痰,过去的理论是先吸口鼻咽分泌物,后吸导管内,以防口鼻咽分泌物随吸引流入下呼吸道,笔者通过实践认为气囊可以达到阻隔作用,采用先吸导管内再吸口鼻咽分泌物,能达到同样满意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建东.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学习班讲义,2000.31 2.朱蕾.经面罩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6;16(2):99 3.病人健康教育指导.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Colles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临床
    人格障碍评估研究 PDQ 4在北京医学生中
    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鼾症的护理
    临床药师在抗生素PK PD理论临床应用中
    声敏剂血卟啉对COC1 DDP细胞顺铂敏感性
    HPV检查STOP宫颈癌
    Lipo PGE1对冠心病患者红细胞最大变形
    牙髓病 Pulp diseases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BiPAP呼吸机经鼻罩通气治疗COPD并 型呼
    牙髓病 Pulp diseases 
    一种提高RAPD技术扩增效率的有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中G6PD缺乏症的基因频率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