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是血液透析(HD)的重要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其发生率文献报道为20%~40%,并随着透析患者的老年化及糖尿病患者的增加而有上升趋势[1]。现将我院对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4年5月~2005年5月出现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例182例次,年龄29~72岁,均进行血液透析1~2年。171例经处理血压恢复正常,可继续透析,11例低血压持续,需结束透析。
2 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诱因
2.1 年龄60岁以上的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
2.2 各种伴发病 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硬化、严重贫血等均易导致低血压的发生,如患者存在低蛋白血症,血容量会相对下降,在透析过程中更易出现低血压。
2.3 透析过程中进食 进食会刺激迷走神经导致胃肠血管扩张,全身血流重新分布引起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
2.4 透析液的成分和温度 因为醋酸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所以使用醋酸盐透析液时更易出现低血压,透析液温度较高时,血液大量积聚在血管床内,使有效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容易诱发低血压。
2.5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有报道近一半的透析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并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进行性加重[2]。
2.6 其他 心血管稳定性差、严重营养不良等发生低血压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
3 护理对策
3.1 根据病史识别易患病人 对年老、心脏病、糖尿病、肝硬化、严重贫血、营养不良等患者应提高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3.2 在血液透析中出现心慌、出汗、打哈欠等症状时,高度提示低血压。应立刻降低泵速至50~100ml/min,降低超滤率,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或50%葡萄糖液60~100ml。如经上述处理血压仍不回升者,遵医嘱给予升压药,如多巴胺。
3.3 准确评估病人干体重,防止脱水过量 并控制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5%。对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者,增加透析次数和透析时间。
3.4 对易发生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患者,血路管内预充的生理盐水不放弃,或根据医嘱在透析开始后输全血、代血浆等溶液,以防止因引血而导致血压下降。另外透析前停服降压药一次或减少剂量,采用碳酸盐透析液透析。
3.5 应用钠梯度透析[3] 先将钠浓度调至142~155mmol/ml,透析3.0~3.5h后调至135~138mmol/ml。透析1.0~1.5h。其他同常规血液透析。
3.6 低温透析 调透析液温度在35.5~36.5℃时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上腺素水平增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稳定。但对低温状态不耐受的病人不采用。
3.7 透析过程中进餐时间最好在透析开始时的1~2h内。透析前血压低于110/60mmHg时需劝导患者不在血液透析中进餐。
参考文献
1.王质刚.血液净化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94~95,124
2.陈思念,黄雯,郭雪兰,等.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59~60
3.张彩风.3种透析模式预防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临床效果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11~12
上一个医学论文: 饮食调理对骨折不同分期的作用护理体会 下一个医学论文: 产程中实施特殊体位矫正胎方位的观察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