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绿色健康网 >> 医学论文 >> 护理论文 >> 正文  

病房护士针刺伤后感染的预防


   病房护士针刺伤后感染的预防     关键词  病房护士  感染  预防    病房护士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紧张,劳累,针刺伤的机会多,造成感染的危险大。因此,病房护士必须了解其危害,并掌握其防护措施。 1  病房护士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性 1.1  主要污染物  含有HBV、HCV、HIV污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是病房护士每天接触到的物质。 1.2  传播途径  主要经破损皮肤粘膜,针刺伤占80%。 1.3  感染危险  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病源感染率分别是6%~30%,0.4%~6.0%,0.25%~0.4%。其危险程度取决于:①皮肤粘膜接触血液量的大小;② 接触时间长短;③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类别;④刺伤的程度;⑤所接触的病毒滴度高低;⑥所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免疫功能。 1.4  感染途径  拔针时被针头刺伤,最多见,抽血时被针头刺伤,少见。 2  病房锐器伤后的预防 2.1  提高防护意识  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由于病房对入院病人要常规行M1,肝功检查,结果未明时,我们要有防护意识。无论病人是否有传染病,护士均要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如单手套双向采血针的针帽。 2.2  搞好消毒隔离工作  给病人采集血标本时用过的针头用毁型机毁型后再泡入0.2%的“84”消毒液中浸泡,拔针后的针头要固定放置,既不能扎自己又不能扎别人。针头要毁型后泡入“84”消毒液中。 2.3  积极免疫预防  目前HCV,HIV尚无疫苗,但对HBV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 2.4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①局部处理措施,针刺伤后,立即用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刺伤处边冲洗边挤压,越快越好,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②受伤皮肤冲洗后用0.5%碘伏棉签压住刺伤处2~3分钟。③减少受伤者的心理伤害,据研究99.1%护理人员在针刺伤后非常担心感染传染病。刺伤后要立即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如被乙肝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可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适时复查肝功,随诊,找专家咨询。 2.5  安全操作,安全注射,静脉采血时配戴手套。禁止双手将针帽回套被污染的针头,尽快准确地将病人注射用过的针头毁型,消毒。 参考文献  1.杨晓华,周莉.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与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05;7



  • 上一个医学论文:

  • 下一个医学论文:
  • 相关文章
    论护士美学教育的价值取向
    国际眼病中心病房管理体制探讨
    系统化整体护理责任护士的素质要求
    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产科模式病房的建立
    浅谈助产护士对临产妇女的心理干预
    重症监护病房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标本1 129株病原菌的
    浅谈 星级 病房管理
    层流方向不同的净化病房空气质量比较
    21世纪中国护士伦理准则草案
    护士长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启迪
    冠心病房颤与左房内径和左室功能关系初
    Copyright © 2006-2012 绿色健康网(www.gi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