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房护士针刺伤后感染的预防 |
|
病房护士针刺伤后感染的预防
关键词 病房护士 感染 预防
病房护士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紧张,劳累,针刺伤的机会多,造成感染的危险大。因此,病房护士必须了解其危害,并掌握其防护措施。
1 病房护士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性
1.1 主要污染物 含有HBV、HCV、HIV污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是病房护士每天接触到的物质。
1.2 传播途径 主要经破损皮肤粘膜,针刺伤占80%。
1.3 感染危险 被HBV、HCV、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锐器伤后的病源感染率分别是6%~30%,0.4%~6.0%,0.25%~0.4%。其危险程度取决于:①皮肤粘膜接触血液量的大小;② 接触时间长短;③造成表皮损伤的针头粗细、类别;④刺伤的程度;⑤所接触的病毒滴度高低;⑥所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免疫功能。
1.4 感染途径 拔针时被针头刺伤,最多见,抽血时被针头刺伤,少见。
2 病房锐器伤后的预防
2.1 提高防护意识 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由于病房对入院病人要常规行M1,肝功检查,结果未明时,我们要有防护意识。无论病人是否有传染病,护士均要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如单手套双向采血针的针帽。
2.2 搞好消毒隔离工作 给病人采集血标本时用过的针头用毁型机毁型后再泡入0.2%的“84”消毒液中浸泡,拔针后的针头要固定放置,既不能扎自己又不能扎别人。针头要毁型后泡入“84”消毒液中。
2.3 积极免疫预防 目前HCV,HIV尚无疫苗,但对HBV可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
2.4 暴露后的处理措施 ①局部处理措施,针刺伤后,立即用流动水或肥皂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刺伤处边冲洗边挤压,越快越好,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②受伤皮肤冲洗后用0.5%碘伏棉签压住刺伤处2~3分钟。③减少受伤者的心理伤害,据研究99.1%护理人员在针刺伤后非常担心感染传染病。刺伤后要立即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如被乙肝病人用过的针头刺伤,可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并适时复查肝功,随诊,找专家咨询。
2.5 安全操作,安全注射,静脉采血时配戴手套。禁止双手将针帽回套被污染的针头,尽快准确地将病人注射用过的针头毁型,消毒。
参考文献
1.杨晓华,周莉.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与预防.护士进修杂志,2005;7
上一个医学论文: 预防医院感染中的若干护理措施 下一个医学论文: 离退休老干部患者的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