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例腮腺混合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
|
1例腮腺混合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
摘要 目的:讨论腮腺混合瘤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方面使患者能够平稳的度过围手术期。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系统化整体护理使该患者以最佳身心状态度过围手术期,达到康复的目的。
关键词 腮腺混合瘤 冠心病 护理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71岁,主因“右耳垂下无痛性包块1年余”于2005年11月入院。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右耳垂下可触及约蚕豆大包块,质硬,可活动,无压痛,无发热症状,未曾治疗。此后包块无痛缓慢增长。自发病以来,患者无发热、盗汗、消瘦、乏力、纳差症状,无面部麻木抽搐、口干、听力下降、吞咽困难症状,饮食、睡眠及二便无异常。口腔颌面部检查:面部双侧不对称,右耳垂下明显隆起,可触及4.0×3.5cm 2包块,质硬,略活动,无压痛,无压缩感及囊性感,搏动感。张口度3.5cm,咬合关系正常。口腔黏膜完整,无破溃及出血。伸舌居中无偏斜,舌活动自如。咽无充血,两咽侧壁未见膨隆。双侧颌下腺及腮腺导管口无充血、水肿及脓性分泌物,双侧颌下淋巴结未触及。未闻及颞颌关节弹响。既往体健,2000年在我院检查患有“冠心病”。
2 护理评估
2.1 护理体检 患者生命体征正常;由于右侧面部包块的影响,使其张口度稍受限;余无不适之主诉。
2.2 过敏史与既往史 既往体健,否认急慢性传染病史;无高血压、肝肾疾病及血液病史。无重大外伤,手术及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及输血液制品史。
2.3 生活习惯 患者食欲,睡眠一般;无烟酒嗜好;营养状况一般;可完成部分自理活动。
2.4 心理状况 患者心情开朗,情绪乐观,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经常巡视病房,向患者及其家属简明扼要的介绍病情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减轻患者心理应激,消除患者术前紧张心理状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3.1.2 术前准备
3.1.2.1 嘱患者术前将面部及颈部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干净。术晨禁饮食。告知患者由于术中机械性刺激面神经,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麻痹,嘱其不必忧虑,经药物及理疗后均可逐渐恢复。
3.1.2.2 遵医嘱术前用药,给予安定10毫克,阿托品0.5毫克肌注。速尿20毫克静脉推注,以减轻心脏负荷,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
3.2 术后护理
3.2.1 休息与活动 术后给半卧位,头偏向健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污染伤口,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保证充足睡眠。患者心功能平稳,指导家属协助患者早下床活动,以促进伤口愈合。
3.2.2 饮食 嘱患者进营养丰富,低脂易消化饮食,一周后改为软食。勿食脂肪、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全脂牛奶、蛋黄,动物内脏等;忌吃刺激性特别是酸性食物,以防止涎液潴留,影响创口愈合。
3.2.3 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创口渗血及呼吸情况。嘱患者不可随意松动包扎敷料,进食及洗面时不可污染敷料,因敷料松动脱落可使手术区出现积液,或发生涎瘘及感染。控制输液速度,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询问患者有无心慌心前区不适等感受,以了解心功能状态及预防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4 出院指导 嘱患者3个月后来院复查有无复发。告知患者术后3~6月有可能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当有味觉刺激存在并伴咀嚼运动时,患侧皮肤出现潮红及出汗,应对其交代该并发症的治疗尚无完全成功的方法。如患者出现心悸、心率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等心功能不全症状,应随时到医院就诊。
5 讨论 涎腺肿瘤中,以腮腺混合瘤的发病率最高,约占80%以上。任何年龄都可发生,以30~50岁多见。本例患者年龄偏大,并伴有冠心病,使其手术风险大大增加。因此,对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非常重要。老年人由于人生阅历的丰富和强烈的自尊心所使然,当我们询问其对手术室后什么要求及顾虑时,患者可能会说无任何要求,也无恐惧感。但是据统计,许多老年患者对手术效果和手术过程是持有怀疑态度的。这样我们[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1例子宫破裂的护理观察启示 下一个医学论文: 应用改良式溶药法溶解维尔博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研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