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带教中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
|
的生理、心理、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运用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开展健康教育,对增加病人对疾病的防范意识,改变其危险因素,有着积极的意义。护生进入病房后,带教老师首先对护生健康教育理论水平、健康教育意识、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护生的不同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带教方案,对护生进行各阶段的教育知识培训,帮助她们有针对性地根据教育目的对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对于她们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讲座、讨论,及时解难答疑,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弥补护生在经验上的不足。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临床实践,有效地提高了护生健康教育的能力。
健康教育技能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健康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矫正,即协助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过程[5]。这一过程的实现是长期的、复杂的,在较短的实习期间内,我们只能培养护生良好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观念,培养护生初步的健康教育能力、和病人交流沟通的能力,护生健康教育方法和技巧还有待于在今后的继续的学习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米光明,林琳.医院健康教育.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5
2.余惠琴.浅谈护理健康教育.卫生职业教育,2002;20(9):47~48
3.丁炎明.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5):75~76
4.吴秋莲.应用护理程序开展男性骨质疏松症健康教育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4;4(6):33~34
5.李继坪.社区护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9
上一页 [1] [2] 上一个医学论文: 糖尿病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下一个医学论文: 氨茶碱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