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
|
食结构,不仅减轻胰岛素负荷,提高其效应,且能纠正代谢紊乱,既控制总热量,又保持机体营养平衡;运动治疗不但改善糖代谢,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而且促使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亲和力的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而减少其需要量;心理活动与躯体疾病呈复杂的相互关系,情绪紧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胰高血糖分泌加强,葡萄糖生成输出较多而导致血糖增高。心理因素促发加重糖尿病,而糖尿病又加重心理障碍。通过对糖尿病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纠正了病人对待疾病的态度,稳定了病人情绪和行为,改善了机体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6.4 糖尿病教育后由于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后,平均血糖水平显著下降,说明糖尿病知识教育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6.5 血糖值随访组与出院时相比略有上升,表l资料表明与远期饮食相关,据资料分析进一步发现,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低者则控制越差,提示应加强这类患者(包括家属)的糖尿病知识教育工作,强调饮食疗法对疾病控制的重要影响,必要时建立院外饮食治疗卡,定期复查饮食治疗情况。
总之,糖尿病教育有助于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深入了解糖尿病知识,改正不良习惯,保持乐观情绪,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得知患糖尿病的那一天就应该接受糖尿病教育,并持久地坚持下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曼音.糖尿病学.第一版.2003.10
2.马通军.糖尿病患者健康箴言.2003.1
3.许樟荣.糖尿病教育.中国临床医生,1999;27:102
4.谢自敬.糖尿病指南.1992.156~157
5.陈家传.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慢性病预防及控制.1996.2
6.李小萍.糖尿病教育对乙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
上一页 [1] [2] [3] 上一个医学论文: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临床带教中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