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
|
糖尿病教育在自我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自我管理
糖尿病治疗的目的是良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等,同时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要实现这样的治疗目标,需要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合作。缺乏糖尿病知识,或者糖尿病知识不准确,以及对注射胰岛素的恐惧心理等,都将使患者产生焦虑和抑郁,严重地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出现并发症。2000年,我科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后,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病人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帮助病人消除心理障碍,学习相关知识,掌握自我血糖监测及胰岛素注射的操作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2年8月~2003年12月共收治糖尿病病人106例,均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并填写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1份。将住院日在3周以上,生活能自理且无严重并发症,空腹血糖在9mmo1/L以下,出院后第15周来院复查作为选择条件。符合上述条件者69例,男41例,女28例。年龄23~7l岁,病程l~2年,住院日23~29天,其中干部31例,职员23例,无业15例。文化程度:大学本科26例,中专29例,中学以下14例。28例接受胰岛素治疗。
2 方法
2.1 自行编制教材《糖尿病必读》,内容为两大部分。
2.1.1 糖尿病基础医学知识 ①定义、病因、类型、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及并发症。②血糖正常值及波动范围、饮食治疗的具体措施、低血糖预防措施及治疗原则。③糖尿病的治疗知识及如何观察药物疗效、副作用。④饮食、运动、心理与病情控制的关系,监测血糖、尿糖重要意义及价值。
2.1.2 糖尿病的基本技能 ①尿糖检测法;②胰岛素注射法。
2.2 入院时首先填写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1份,发《糖尿病必读》一册。每周由本科医务人员集中讲座l~2次,课程共分4次授完。
2.3 基本技能由护士集中讲解方法要领后,再进行实地示范,最后指导患者自己操作。
2.4 出院时及随访时分别再次填写糖尿病知识问卷调查表l份。基本技能进行实地考察,自我监测及自我管理采用询问法,均由专一医务人员评分记录。
2.5 血糖值以空腹为准,且在药物治疗不变的情况下进行。
2.6 住院期间(观察期为3周)及随访均采取自身前后对照方法进行观察。
3 评价标准
3.1 基础医学知识≥60为合格。
3.2 胰岛素治疗 要求掌握剂量换算法、注射法和注射后的观察事项,缺一项为未掌握。
3.3 尿糖检测 用糖尿试剂条通过肉眼测出尿中葡萄糖含量。
3.4 自我监测
3.4.1 尿糖以每周监测次数为准 优≥15次/周,良7~14次/周,中3~6次/周,差≤2次/周。
3.4.2 体重以理想体重范围为准(标准差±5%) 优=标准体重,良±5%,中±10%,差±15%。
3.5 自我管理
3.5.1 饮食以总热量范围为准 优=总热量,良±10%,中±20%,差±30%。
3.5.2 运动 根据兴趣和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自然实用性运动,以每周运动频度为准。优≥6次/周,良=4~5次/周,中=2~3次/周,差≤1次/周。
3.5.3 心理 归纳为紧张、恐惧、忧郁、焦虑、急躁5种心理状态。优<1种,良=1种,中=2种,差>3种。
4 结果
4.1 教育前后糖尿病基础医学知识及基本技能观察比较(以率表示,X2检验)。
4.1.1 糖尿病基础医学知识教育前后合格率分别为41%(28例),96%(66例),P<0.05。
4.1.2 28例胰岛素治疗者教育前掌握率仅11%(3例),教育后达到93%(2例),P<0.005。
4.1.3 尿糖检测技能教育前后掌握率分别为30%(21例),97%(67例),P<0.005。
4.2&n[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健康教育的调查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临床带教中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