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结核病人心理状况评估及护理措施 |
|
肺结核病人心理状况评估及护理措施
摘要 目的: 了解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让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自评,根据指导语提示不记名独立完成。结果: 40例患者的SAS、SDS总分均值分别与常模比较,p﹤0.01,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结论: 肺结核病人出现焦虑和抑郁,应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可增强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减少了复发率。
关键词 肺结核 心理状况 评估 护理措施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所致的慢性肺部传染性疾病,据报道卫生部调查显示中国近半数人口感染过结核菌,发病率为10%,而痰涂阳性患者或痰涂阳加上培阳肺结核病人是主要传染源[1],住院结核病人往往属于此种状况,且病情较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多疑、恐惧、悲观等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我科2005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痰涂阳性肺结核病人40例,其中初治34例,复治6例。通过对肺结核病人入院时的心理状况评估,发现焦虑、抑郁症状尤其明显。常言道疾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因此作为护理人员要在七分养上下功夫,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1 方法 将40例病人每人在入院24小时内给予一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进行测试,测试前由专人实施统一指导语,在测试前由调查者对被测试者根据所填的表进行必要的解释,使其了解填表的方法。对不识字者由调查者本人询问,根据患者的回答如实进行填写,两份问卷一次发放,当场收回,回收有效率为98%,经统计学处理其结果为:40例患者焦虑为31例,占77.5%,抑郁为32例,占80%。
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主要统计指标为SAS和SDS的总评分,SAS和SDS总评分的分界值为40分,SAS大于40分判断为有焦虑,SDS总分大于40分则为有抑郁[2],SDS的评分指数在0.5以下者无抑郁,0.5~0.59轻度抑郁,0.60~0.69为中度至重度抑郁,0.70以上为重度抑郁[3]。通过以上抑郁指数的界定计算出轻度抑郁为4人,中度抑郁为24人,重度抑郁为4人,通过对40例患者进行调查其焦虑和抑郁统计情况如下。焦虑和抑郁与常模比较见下表
肺结核 常模 t p
焦虑 40.78± 9.01 29.78±0.46 78.57 ﹤ 0. 01
抑郁 46.89±8.45 33.46±8.55 9.90 ﹤0. 01
2 护理措施
2.1 重视心理护理 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要具有爱心,关心尊重病人,应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讲清患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的,而且对这一类痰涂阳性的患者要讲清隔离的意义,并耐心指导他们如何适应被隔离的生活。根据每个病人的性格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病人入院后,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医护人员同情、帮助自己,把自己的康复的生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初发病例对疾病感到害怕,复发病人又担心不能治愈,而悲观失望。护士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通过良好的沟通技巧,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对初发病例要以安抚为主,对复发的病人则着重于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肺结核病人病程长,情绪上的变化多种多样的,护士应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症进行心理护理,组织好病人的情绪生活,指导帮助病人做好情绪上的自我节制,根据病人的心理特点去接近病人。
[JP2]做好病人的重大生活护理,应细心观察病人的举止、言谈,以了解病人的生活需要和心理特征、病情的由来和经过,抓住病人的心理特点,做出相应的护理,满足生活的需要。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使病人在心理上认同医院这个社会环境。[JP]
根据心理特征做好出院指导。出院病人,一方面因病愈而高兴,另一方面担心回家后没有良好的休养条件而使疾病复发,又怕把肺结核传染给亲人。护士应根据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出院指导。普及结核病知识,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状态,达到患者能遵医嘱积[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216例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分析 下一个医学论文: 如何作好艾滋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