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内缝合术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 |
|
皮内缝合术在会阴侧切中的应用
摘要 为了减少产妇的痛苦,提高母乳喂养率,我院于2005年1~8月对160例会阴侧切缝合的产妇分成两组,用华利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和采用传统缝合方法对比,皮内缝合术(深受广大产妇的欢迎),具有伤口美观,痛苦小,活动自如,早日出院等优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 会阴切缝合术 皮内缝合术 可吸收线
~8月,我院产房采用华利康可吸收线进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80例为观察组,与同期80会阴侧切用传统缝合方法相比,具有明显优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自2005年1~8月,对在我院行会阴侧切缝合术产妇160例,随即选择按传统缝合方法80例作对照组.采用华丽康医用可吸收缝合线皮内缝合方法80例作观察组。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分娩方式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会阴神经阻滞及局部浸润。
1.3 缝合方法 ①观察组:使用华丽康可吸收线缝合粘膜和粘膜下组织,自切口顶端上方1cm处开始连续缝合直至处女膜环,对齐处女膜,在处女膜环皮内侧打结。缝合基层及皮下组织以同样线间断缝合,达到止血和关闭死腔的目的,皮下组织缝合完毕距皮缘小于0.5cm以利于皮内缝合。如伤口较大,较深,皮下加缝一层。皮内缝合,在皮肤切口顶端皮内打结。连续褥式穿行皮肤内,针距0.4~0.5cm,接近处女膜时针距可在0.2~0.3cm,牵拉不宜过紧。最后一针缝到处女膜环皮内打结。②对照组:按传统缝合方法,采用0号络制羊肠线,由切口顶端1cm处开始缝合阴道粘膜下组织,用同样线间断缝合肌层及皮下组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
1.4 术后常规治疗 两组产妇术后均予以先锋IV0.5 BId口服三天,会阴伤口用1:5000高锰酸钾冲洗三天。
2 结果
2.1 切口疼痛,术后三天对两组产妇切口疼痛情况进行观擦对比,术后切口疼痛,可分为①轻度疼痛,时常忘记有伤口。②中度疼痛,可忍受,活动和睡眠稍受影响。③重度疼痛,剧烈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入睡,两组产妇切口疼痛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基本无疼痛,对照组由于皮肤缝合张力大,切口疼痛明显。
2.2 切口硬结,经检查两组有明显差异,观察组硬结1例,对照组8例。
2.3 切口表面感染对照组6例,观察组无表层感染。
2.4 术后住院天数,观察组2天,对照组4~5天。
2.5 切口疤痕,术后3天随访发现,观察组无明显疤痕,呈线条状,对照组疤痕明显,宽约0.5~1cm。
3 讨论 经过160例产妇侧切伤口缝合术两组对照分析,显示观察组80例术后切口多方面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此方法不仅适用于一般会阴侧切伤口,也适用于较大伤口,如产钳术,臀牵引术,巨大儿等。
在缝合材料选择上,对照组皮肤采用4号丝线间断缝合,术后5天拆线,皮肤组织对丝线反映较大,拆线时可能发生断裂,致使丝线皮下残留,暴露在外的丝线容易导致感染。而皮下丝线作为异物刺激皮下组织,最后形成红肿,严重者须切开病灶组织清除缝线,组织逐步愈合。
3.1 0号肠线缝和皮下脂肪组织,通过蛋白水解酶的裂解作用而逐渐吸收,时间长短不一,吸收时间长者容易形成异物,引起广泛的组织反应,产生硬结且持续时间久,引起产妇阴部不适,甚至行走不便。
3.2 华利康可吸收合成线是由高分子材料合成,术后28~35天失去张力,60~90天缝线完全吸收,降解产物具有抑菌作用,可有效的配合伤口愈合,不易形成硬结,表面光滑易通过组织,损伤小,可避免传统的缝合反应,明显减少了产褥期切口痛,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4 结论 病人术后反应效果,采用皮内缝合术者,痛苦小,精神愉快,[1] [2]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头面部烧烫伤清创术病人的心理护理 下一个医学论文: 216例人工流产术中镇痛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