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种方法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
|
I~Ⅳ级者3例,除1例血压持续波动于180~200/90~100mmHg之间又单独给该患者加用其它降压药物,其他先前血压不正常的患者均达到正常范围。复查心电图:10例患者ST—T改变恢复正常,只有1例ST—T无变化。在治疗过程中有1例患者在首次用药时出现暂时性腹涨,恶心等副作用,持续用药后症状消失, 其余患者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2.3 硫酸镁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2.3.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9例,女11例,均在发病18小时内就诊。小于50岁2例,50~60岁之间为7例,60~69岁为10例,大于70岁为1例,临床症状为,全部患者有偏瘫其中有失语者8例,有高血压病史9例,糖尿病2例。
2.3.2 用药剂量与临床治疗方法 25% 硫酸镁用量在10ml至20ml之间,50公斤以下用量为10ml共3倒.50公斤~62公斤之间用量为15ml共13例。60公斤体重以上用20ml共4例。静脉滴注,滴注速度小于1.0/h,并配合常规治疗:口服阿斯匹林75mg/片,每日一次,每次一片;银杏叶片40mg/片,每日三次;维生素E100mg每日两次,西比灵5mg每晚一次,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灯盏花素20ml每日一次。20%甘露醇200ml每日1次扶(腔隙性脑梗塞为每日一次)。血压高者加用尼群地平口服。
2.3.3 临床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的患者共计18人。
2.4 肝素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2.4.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发病72小时内就诊。(选择病例的时候排除有昏迷、脑出血、出血性脑梗塞或伴有脑水肿的大面积脑梗塞、并发相关的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出血及潜在性出血倾向的患者)。50~60岁13例,61岁以上7倒,合并高血压15例,冠心病5例。
2.4.2 用药剂量与临床治疗方法 绐予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500ml加灯盏花素20ml每日一次,连续两周。加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石家庄合纵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每次0.4ml,每日两次,脐旁2cm处皮下注射,连用两周。辅助使用抗高血压、抗渗透压药和抗抑郁药(期间不要使用其它抗栓药和抗血小板药)。
2.4.3 临床治疗结果 基本治愈患者为5例,显著进步的患者为7例,进步的患者为7例,无效的患者为1例。副作用病例:局部皮肤青紫2例。
2.5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2.5.1 病例选择 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9岁,合并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3例,冠心病7例。(选择病例的时候排除,出血性疾病及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
2.5.2 用药剂量与临床治疗方法 血塞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疗程,停5d再进行第2疗程,连续观察2个疗程。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对合并症进行辅助治疗,如尼莫地平控制血压,美吡达控制血糖等注意治疗期间不要用其他溶栓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2.5.3 临床治疗结果 基本痊愈9例,好转9例,无效2例。
3 讨论并分析早期脑梗塞临床病例的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与“临床疗效评定标准”于第1、3、7、10、20天进行积分和疗效判定,并于入院时和疗程结束时抽血查血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生活能自理,能做一般性工作;②显著进步:肌力提高2级或2级以上,生活部分自理;③进步:偏瘫、失语好转,生活不能自理;④无变化: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⑤恶化或死亡。
3.1 尿激酶的治疗效果 目前早期脑梗塞治疗的公认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尿激酶早期溶栓治疗,尤其是超早期(6h以内)给药效果最佳,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注意要掌握溶栓治疗时间窗、适应症、禁忌症、剂量等。
3.2 葛根素的治疗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早期脑梗塞患者治疗的安全可靠的新药就是葛根素,其可以明显降低血液粘滞度,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红细胞的聚集性,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和携氧能力,改善微循环,同时具有扩张脑血管,解除脑血和痉挛,改善脑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且副作用少。
3.3 硫酸镁的治疗效果 镁离子是人体内重要的阳离子,它作为500多种酶的辅基或辅助因子,参与糖、脂肪厦蛋白质的代谢,将硫酸镁应用于治疗早期脑梗塞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且安全经济、副作用小。
3.4 肝素的治疗效果 低分子肝素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其出血副作用小,促进纤溶,因为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溶解酶酶原激活剂和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所以具有很强的抗栓作用,而且还可增强血管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门诊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坠落伤致股骨上端骨折48例回顾与分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