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种方法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
|
多种方法对早期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摘要 以本科室的早期脑梗塞患者病例为依据,试图通过不同的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用药剂量和治疗方法,归纳出多种不同的方法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脑梗塞 临床分析 治疗效果
Abstract Take my division’s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 case of illness as the basis,attempts through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early time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medication dosage and the method of treatment,induces many kinds of different method to the early medication patient’s treatment result.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clinical analysis therapeutic efficacy
1 前言 脑梗塞早期常伴有一些不容易引起患者和医生注意的前驱症状,如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并无明确的神精系统定位体征,但其急性期病死率却为5~15%,经抢救生还的患者部分失去工作能力,所以对早期脑梗塞的治疗尤为重要。
脑梗塞概述:脑梗塞是指局部脑组织由于血液供应缺乏而发生坏死(包括神经细胞、胶质细胞和血管的坏死)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其诱发原因是供应脑组织血液的颅内外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使循环不畅,导致局部组织的代谢需要与得到的血液供应之间供不应求。主要发病因素有: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多数患者有家族史。常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2 多例早期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病历分析 病例资料:2003年2月~2006年2月在本科室住院的早期脑梗塞患者共88例。男45例,女43例;年龄43~75岁,平均64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25例,高中文化程度32例,大专文化程度19例,本科以上文化程度12例;以偏侧乏力为首发症状者32例;偏瘫为首发症状者28例;头晕者17例;意识障碍者3例;突发昏迷者8例。其中患者合并高血压39例,合并糖尿病15例,合并冠心病13例。初次发病的37例,合并意识障碍者5例,合并偏瘫21例,合并四肢瘫2例,合并偏身痛觉减退2例。本组病人12例处超急性期,余76例均处于急性期。88例病例全部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做头颅CT扫描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2.1 尿激酶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2.1.1 病例选择 本组10例患者(年龄大于65岁,临床诊断为脑栓塞,有活动性出血,发病时间超过8小时,患者家属不同意进行此项治疗的患者均除外。
2.1.2 用药剂量与临床治疗方法 发病在6~8h以内的脑梗塞患者尿激酶首次用量以(100~ 150)万u,30min后再给以(30~50)万u静滴。(注:用量太大容易引起致命的颅内出血,用量偏小治疗效果不明显。)如果发生颅内出血则不再使用肝素。
2.1.3 临床治疗结果 发生颅内出血和黏膜出血者各一例,考虑除尿激酶的作用外和用肝素治疗也有一定关系,其余8例患者病情显著进步。所以对于发病在6~8h以内的脑梗塞选择适当尿激酶剂量进行溶栓治疗是比较有效的。
2.2 葛根素治疗早期脑梗塞的临床分析
2.2.1 病例选择 本组病例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8岁。其中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者2例,有高血压病史者10例,有冠心病病史者6例,。患者临床症状为头晕头痛,伴一侧肢体乏力,30min~12h内就诊。体检:病侧肢体肌力I级3例, Ⅱ级5例,Ⅲ级10例。血压在正常范围者4例,在140~160/90~110mmHg范围者8例,在160~200/90~110mmHg范围者6例。心电图检查在正常范围者5例,ST—T改变者11例,其它改变者2例。本组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2.2.2 用药剂量与临床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给予葛根素注射液500mg(青岛金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10174)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
2.2.3 临床治疗结果 复查2.2.1中的各项指标,患者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消失,肌力均有显著提高。肌力达到Ⅳ~V级者16例,II[1] [2] [3] 下一页 上一个医学论文: 门诊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相关因素与对策 下一个医学论文: 坠落伤致股骨上端骨折48例回顾与分析
|
|
|
|
|
|
|